首页 > 儿科 > 小儿血液科

小儿败血症好治疗吗

| 1人回答 | 3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败血症好治疗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文同
张文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小儿败血症经过规范治疗通常可以治愈,但病情严重程度、病原体类型及治疗时机直接影响预后。小儿败血症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血液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需根据血培养结果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重症需结合器官功能支持治疗。

早期发现并积极干预的小儿败血症预后较好。患儿若及时接受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注射用美罗培南等治疗,配合液体复苏和生命体征监测,多数可在1-2周内控制感染。对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败血症,静脉注射万古霉素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通常有效。此阶段患儿可能出现发热、心率增快等全身炎症反应,但未出现多器官衰竭。

延误治疗或耐药菌感染可能增加治疗难度。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革兰阴性菌引起的败血症,需调整抗生素方案并延长疗程至3-4周。若出现脓毒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需转入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机械通气和血管活性药物支持。部分患儿可能遗留器官功能障碍,需长期随访。

患儿治疗期间应保持充足营养摄入,优先选择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羹、鱼肉泥。家长需每日监测体温变化,观察有无新发皮疹或意识改变。恢复期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炎症指标。所有抗生素使用须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疗程。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贫血会引起什么症状

小儿贫血可能引起皮肤苍白、乏力、食欲减退、呼吸急促、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小儿贫血通常由缺铁、维生素缺乏、遗传性疾病、慢性失血、感染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铁剂、治疗原发病等方式干预。

1. 皮肤苍白

皮肤苍白是小儿贫血的常见表现,可能与血红蛋白减少导致皮肤毛细血管血液供应不足有关。患儿面部、口唇、甲床等部位颜色变浅,严重时呈现蜡黄色。家长需观察孩子日常面色变化,若伴随眼睑结膜苍白,建议就医检测血常规。治疗需针对病因,如缺铁性贫血可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铁剂,同时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摄入。

2. 乏力

乏力表现为孩子活动量减少、易疲劳、嗜睡,与贫血导致组织缺氧有关。轻度贫血患儿可能在剧烈运动后出现气促,重度贫血者连日常行走都会感到困难。家长需注意孩子体力下降是否伴随面色改变,避免误认为懒惰。生理性因素可通过增加蛋黄、菠菜等高铁食物改善,病理性贫血如地中海贫血需进行输血或去铁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地拉罗司分散片、去铁酮片等。

3. 食欲减退

食欲减退与贫血引起的消化功能减弱有关,患儿可能出现拒食、偏食或体重增长缓慢。长期铁缺乏还会导致异食癖,如啃食泥土、墙皮等异常行为。家长需定期监测孩子生长发育曲线,合并舌炎或口角炎时可能提示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需遵医嘱补充维生素B12注射液或叶酸片。日常饮食可添加强化铁米粉、瘦肉泥等易吸收的辅食。

4. 呼吸急促

呼吸急促多在贫血加重时出现,表现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增快、活动后加重,是机体代偿性增加氧气摄入的表现。严重贫血可能导致心脏扩大甚至心力衰竭,患儿会出现口唇青紫、下肢水肿等症状。此类情况需立即就医,治疗原发病如慢性肾病性贫血可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可能需要脾切除术。

5. 生长发育迟缓

长期贫血会影响孩子的体格和智力发育,表现为身高体重低于同龄标准、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这与缺氧导致细胞代谢障碍及营养吸收不良有关。家长需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筛查,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可预防性补充铁剂如小儿硫酸亚铁糖浆。巨幼细胞性贫血患儿需联合维生素B12和叶酸治疗,如甲钴胺片配合叶酸维生素B12片。

家长应保证孩子每日摄入足量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牛肉、猪肝、深绿色蔬菜等,早产儿及青春期少女需重点监测血红蛋白水平。避免过量饮用牛奶影响铁吸收,烹饪使用铁锅有助于增加膳食铁含量。若孩子出现持续乏力、心跳加速或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须立即送医进行输血等紧急处理。定期儿童保健检查能早期发现隐匿性贫血,避免不可逆的生长发育损害。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