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9次阅读
结肠癌能否治愈主要取决于分期和治疗时机,早期结肠癌通过规范治疗有较高治愈概率,中晚期需综合治疗控制进展。
1、早期结肠癌肿瘤局限在肠壁黏膜层时,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通常无须辅助化疗,定期肠镜复查即可。
2、中期结肠癌肿瘤侵犯肌层或局部淋巴结转移时,需手术联合术后化疗,5年生存率约60%-80%,可能与肿瘤分化程度、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
3、晚期结肠癌发生远处转移后以延长生存期为目标,采用靶向治疗联合化疗,中位生存期约30个月,通常伴随肠梗阻、消瘦等症状。
4、复发监测所有分期治疗后均需定期检测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复发概率与初始分期正相关,局部复发可考虑二次手术。
确诊后应配合肿瘤专科制定个体化方案,治疗期间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保持适度运动改善机体状态。
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慢性肠道疾病、肥胖与缺乏运动。
1、遗传因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林奇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显著增加患病风险,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肠镜检查。
2、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过量摄入红肉及加工肉制品可能诱发肠道黏膜病变,日常应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
3、慢性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可能导致肠黏膜异型增生,需规范治疗并监测病情变化。
4、肥胖与缺乏运动:体脂率过高和久坐会促进胰岛素抵抗及慢性炎症,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降低风险。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5-10年接受一次肠癌筛查,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