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5次阅读
三个月宝宝感染细小病毒可通过补液治疗、营养支持、对症处理、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细小病毒感染通常由接触传染源、免疫力低下、卫生条件差、病毒变异等原因引起。
1、补液治疗家长需及时带患儿就医进行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可使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等。
2、营养支持家长需遵医嘱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母乳喂养者继续哺乳,配方奶喂养者可选择低乳糖配方,必要时使用氨基酸配方奶粉。
3、对症处理发热超过38.5℃时家长需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腹泻严重时可使用蒙脱石散,呕吐剧烈时需禁食4-6小时。
4、预防并发症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及大便性状,警惕肠套叠、心肌炎等并发症,出现嗜睡、少尿、血便等症状需立即复诊。
家长需做好餐具玩具消毒,护理前后规范洗手,恢复期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定期监测体重增长情况。
手足口病可通过接种疫苗、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增强免疫力等方式预防。
1、接种疫苗EV71灭活疫苗可预防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建议6月龄至5岁儿童接种。
2、个人卫生饭前便后使用肥皂洗手,儿童玩具定期消毒,避免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
3、隔离防护流行期间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不与患者密切接触,患儿应居家隔离至症状消退。
4、增强免疫保证充足睡眠,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有助于提升抵抗力。
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口腔、手足部位皮疹变化,出现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