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肛裂可能由便秘、腹泻、分娩创伤、肛门括约肌痉挛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温水坐浴、手术修复等方式缓解。
1、便秘排便时过度用力导致肛管皮肤撕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使用开塞露、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药物软化粪便。
2、腹泻频繁排便刺激肛周黏膜。需治疗原发肠道疾病,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洛哌丁胺可控制腹泻症状。
3、分娩创伤胎儿经产道压迫造成肛管损伤。产后需保持会阴清洁,局部涂抹硝酸甘油软膏促进愈合,严重者需肛门成形术。
4、括约肌痉挛肛门肌肉持续性收缩影响局部血供。采用温水坐浴缓解痉挛,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或侧方内括约肌切开术可根治。
日常避免久坐久站,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便后使用温水清洗肛门,急性发作期及时就医。
治疗痔疮追求快速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痔疮栓、痔疮膏、口服静脉活性药和局部麻醉药。药物选择需依据痔疮类型和症状严重程度,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一、痔疮栓痔疮栓直接作用于直肠黏膜,起效较快。常见成分包括角菜酸酯,可在直肠内形成保护膜,减轻肿胀和出血。复方角菜酸酯栓是典型代表。
二、痔疮膏痔疮膏适用于外痔或肛周不适,具有收敛、消炎作用。例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可缓解瘙痒,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暂时止痛。使用前需清洁患处。
三、口服静脉活性药口服药物如地奥司明可改善静脉张力,减轻痔核充血,适用于内痔出血和肿胀。这类药物需连续服用数日才能显现效果。
四、局部麻醉药含有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的喷雾或凝胶可快速麻痹神经末梢,暂时缓解剧烈疼痛。但治标不治本,不宜长期使用。
药物治疗期间应避免久坐久站,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保持排便通畅。若用药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