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湿疹和异位性皮炎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范围、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湿疹是多种皮肤炎症的统称,而异位性皮炎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慢性过敏性湿疹。
1. 病因差异湿疹可由接触刺激物、皮肤干燥等非特异性因素引发;异位性皮炎与遗传性过敏体质、免疫异常密切相关,常伴有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病史。
2. 发病年龄湿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异位性皮炎多在婴幼儿期首发,约60%患者在1岁内出现症状,部分患者症状持续至成年。
3. 皮损特征湿疹皮损形态多样,可见红斑、丘疹或渗出;异位性皮炎典型表现为屈侧皮肤对称性苔藓样变,伴剧烈瘙痒。
4. 伴随症状湿疹通常无全身性表现;异位性皮炎患者常合并皮肤干燥症、鱼鳞病,血清IgE水平显著升高。
两类疾病均需避免搔抓和过度清洁,异位性皮炎患者应定期监测过敏原,湿疹患者需注重皮肤屏障修复。
皮肤瘙痒伴不明皮疹可能由接触性皮炎、荨麻疹、湿疹、真菌感染等引起,早期表现为局部红斑或风团,进展期可能出现渗出或扩散,严重者可继发皮肤感染。
1. 接触性皮炎接触洗涤剂、金属饰品等致敏物导致,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伴灼热感。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氢化可的松乳膏或口服氯雷他定,避免搔抓。
2. 荨麻疹食物过敏或冷热刺激诱发,皮肤出现风团样皮疹且此起彼伏。建议使用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冷敷缓解瘙痒。
3. 湿疹皮肤屏障受损合并免疫异常,常见于肘窝等屈侧部位。需涂抹糠酸莫米松乳膏配合尿素软膏,严重时口服泼尼松。
4. 真菌感染体癣或股癣多呈环形红斑伴脱屑,与潮湿环境有关。可外用联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喷雾,合并细菌感染需加用莫匹罗星软膏。
穿着纯棉透气衣物,避免热水烫洗,持续不愈或出现脓疱需皮肤科就诊排查疥疮等特殊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