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糖尿病血压偏低怎么办

| 1人回答 | 87次阅读

问题描述:
糖尿病血压偏低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血压偏低可通过调整饮食、监测血糖、药物调整、就医评估等方式改善。该症状通常由降糖药物过量、自主神经病变、脱水、心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增加少量咸味食物或分次补充水分,避免快速改变体位。每日钠盐摄入可略高于常规建议量,但需监测血糖波动。

2、监测血糖

频繁检测血糖水平,避免低血糖诱发血压下降。血糖低于3.9毫摩尔每升时立即处理,可能与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过量有关。

3、药物调整

在医生指导下减少降压药或降糖药剂量,常见需调整药物包括胰岛素、格列本脲、卡托普利等。禁止自行更改用药方案。

4、就医评估

排查自主神经病变或心血管疾病,可能需完善卧立位血压监测、心电图等检查。持续性低血压伴头晕需排除心肌缺血等急症。

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压时应记录症状发生时间与用药关联性,避免空腹运动,随身携带糖果应急。合并视物模糊或意识改变需立即急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如何知道自己血糖高

血糖高的早期表现可能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

1、症状观察

典型表现如频繁口渴、夜尿增多、伤口愈合缓慢,可能提示血糖异常,建议使用血糖仪进行指尖采血检测。

2、检测方法

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反映近3个月血糖水平。

3、风险因素

肥胖、缺乏运动、妊娠期糖尿病史等群体需定期监测,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筛查血糖。

4、并发症预警

出现手足麻木、反复感染或视力骤降时,可能已存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继发损害。

保持规律运动与均衡饮食有助于血糖控制,确诊后需在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