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小孩脑震荡的症状主要有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嗜睡、平衡障碍等。脑震荡通常由头部受到外力撞击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
脑震荡后头痛是常见症状,表现为持续性或阵发性头部胀痛,可能伴随对光线或声音敏感。疼痛程度从轻微不适到难以忍受不等,通常在受伤后加重。家长可让孩子在安静环境中平卧,避免剧烈活动。若头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其他神经系统症状,需立即就医检查排除颅内出血等严重情况。
约半数患儿会出现消化道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反复呕吐。呕吐可能发生在受伤后立即或数小时内,通常不超过3次。建议呕吐后2小时内禁食禁水,之后可尝试少量温水。若呕吐物带血丝、呈喷射状或持续6小时以上,提示可能存在颅高压,需紧急送医进行CT检查。
受伤后可能出现短暂意识丧失,通常不超过30分钟。清醒后表现为反应迟钝、答非所问、记忆力减退,尤其对受伤经过记忆模糊。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意识状态,若出现持续昏睡、难以唤醒或意识水平波动,可能提示脑干损伤,需通过MRI评估脑组织受损程度。
异常困倦是脑震荡后典型表现,但需与正常睡眠区分。家长应每2小时唤醒孩子一次,检查其对话能力和肢体活动。若出现唤醒后立即再入睡、瞳孔大小不等或肢体无力,可能伴随硬膜下血肿。可遵医嘱使用胞磷胆碱钠注射液、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等神经营养药物。
患儿可能出现步态不稳、容易跌倒或手指鼻试验不准。这些症状与小脑或前庭系统功能暂时性紊乱有关。建议受伤后24小时内避免跑跳运动,可进行前庭康复训练。若平衡障碍持续1周未改善,需排除颈椎损伤或迷路震荡,必要时使用甲磺酸注射液改善微循环。
脑震荡后24-48小时是病情观察关键期,家长应记录孩子症状变化频率和程度。保持环境光线柔和,限制使用电子设备。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分次少量进食。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二次撞击,睡眠时垫高头部15-30度。若出现抽搐、单侧肢体无力或言语障碍等警示症状,需立即送往急诊进行神经外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