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糖尿病引起的脚烂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问题描述:
糖尿病引起的脚烂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福强
刘福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引起的脚烂可能由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感染、血糖控制不佳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创换药、抗感染治疗、血管重建、血糖管理等方式治疗。

1、周围神经病变

长期高血糖导致神经纤维受损,足部感觉减退易受外伤。表现为足部麻木、刺痛,治疗需使用甲钴胺、硫辛酸等神经营养药物,配合血糖监测。

2、下肢血管病变

糖尿病加速动脉硬化,足部供血不足导致组织坏死。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皮肤发凉,需进行血管超声评估,严重时行球囊扩张术改善血供。

3、感染

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滋生,足部伤口易继发感染。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表现为红肿渗液,需采集分泌物培养后使用头孢呋辛、克林霉素等抗生素。

4、血糖控制不佳

持续高血糖延缓伤口愈合,需调整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方案。建议监测糖化血红蛋白,联合使用二甲双胍、西格列汀等药物稳定血糖水平。

糖尿病患者应每日检查足部,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发现皮肤破损及时就医处理,避免自行修剪趾甲或使用热水袋保暖。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糖尿病患者的调养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糖尿病患者的调养需重点关注血糖控制、并发症预防及生活方式调整,主要包括饮食管理、运动干预、药物依从性和定期监测四个方面。

1、饮食管理

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每日分5-6餐进食。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2、运动干预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配合抗阻训练。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

3、药物依从性

遵医嘱规律服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或注射胰岛素,不可自行调整剂量。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4、定期监测

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每3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定期进行眼底、肾功能及神经病变筛查,早期发现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计划,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维持理想体重,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