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情绪确实会影响血糖水平,主要影响因素有压力激素分泌、饮食行为改变、睡眠质量下降、慢性疾病恶化。
1、压力激素分泌紧张焦虑时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升高,会促使肝糖原分解导致血糖上升。建议通过深呼吸或正念冥想缓解压力。
2、饮食行为改变情绪低落可能引发暴饮暴食或厌食,造成血糖剧烈波动。需保持规律进食习惯,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
3、睡眠质量下降长期失眠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与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保证7-8小时优质睡眠有助于稳定血糖。
4、慢性疾病恶化抑郁可能加重糖尿病病情,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炎症因子释放有关,表现为空腹血糖升高和糖化血红蛋白超标。需监测血糖并配合心理治疗。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情绪评估,保持适度运动和平稳心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糖耐量试验(OGTT)通过空腹及服糖后血糖检测评估糖代谢状态,提高通过率需注意试验前3天保持正常饮食、避免剧烈运动、空腹8-10小时、试验期间静坐禁烟。
1、饮食调整试验前3天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不少于150克,避免刻意节食或暴饮暴食,维持日常饮食结构稳定。
2、避免干扰试验前8小时禁食禁饮(除白开水),避免酒精、咖啡因及含糖饮料,服药需提前咨询医生。
3、身体状态试验前24小时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睡眠,急性感染或应激状态建议推迟检查。
4、规范操作服糖后静坐等待抽血,避免走动或吸烟,糖水需5分钟内匀速喝完,呕吐需重新预约检查。
试验后建议进食高蛋白食物预防低血糖,长期血糖异常需内分泌科进一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