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骨头不连续通常是指骨折,可能由外伤、骨质疏松、骨肿瘤、骨感染或应力性损伤等原因引起。骨折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症状,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
直接暴力撞击或高处坠落等外力作用可导致骨质断裂,常见于交通事故、运动损伤。急性外伤后可能出现皮下淤血、异常活动及骨擦音。需立即制动患肢,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严重者需手术复位内固定,如钢板螺钉固定术。
骨量减少使骨骼脆性增加,轻微外力即可引发病理性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和绝经后女性。患者可能伴有身高缩短、驼背等表现。基础治疗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药物可选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抗骨吸收剂。
原发性骨肉瘤或转移性肿瘤破坏骨结构,可能引起自发性骨折。典型症状包括夜间痛、局部包块,X线可见溶骨性破坏。需进行肿瘤切除联合放化疗,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顺铂、甲氨蝶呤片等化疗药物。
化脓性骨髓炎导致骨质坏死溶解,形成死骨造成结构中断。伴随发热、患肢红肿热痛,血培养可检出病原体。需长期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万古霉素等抗生素,严重者需病灶清除术。
长期重复应力积累引发骨微骨折,常见于军人、运动员。表现为运动后局部钝痛,休息可缓解。核磁共振可见骨水肿信号,治疗以休息为主,配合冲击波治疗促进骨修复。
骨折后应保持患肢制动,避免二次损伤。恢复期需加强富含钙质的牛奶、鱼类摄入,适度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康复训练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初期以肌肉等长收缩为主,骨痂形成后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吸烟饮酒可能延缓愈合,治疗期间需严格戒除。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进度,出现异常疼痛或发热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