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小儿桡骨头脱位能不能自己修复好

|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桡骨头脱位能不能自己修复好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文同
张文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小儿桡骨头脱位通常不能自行修复,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手法复位。桡骨头脱位多因牵拉手臂导致,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活动受限。

桡骨头脱位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由于桡骨环状韧带发育不完善,外力牵拉容易导致桡骨头从环状韧带中滑脱。患儿会突然哭闹,拒绝使用患肢,肘部呈轻度屈曲位,前臂旋前,桡骨头处有压痛。家长需避免强行活动患肢,不要尝试自行复位,错误的操作可能造成二次损伤。及时就医后,医生会通过旋后屈肘法进行复位,通常能立即恢复关节活动。

极少数情况下,反复脱位可能形成习惯性脱位,这与环状韧带松弛或发育异常有关。这类患儿需在复位后进行肘关节制动,必要时需手术修复环状韧带。长期未处理的脱位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影响上肢发育。

复位后需避免再次牵拉患肢,建议家长在给孩子穿脱衣物时动作轻柔。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孩子上肢活动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复查。适当补充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腐等,有助于骨骼发育。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评估生长发育情况。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跖骨远端骨折恢复时间

跖骨远端骨折的恢复时间通常为6至8周,具体恢复时间受骨折类型、治疗方法及个体差异影响。恢复过程可通过固定、功能锻炼、营养支持等方式促进。 1、固定治疗:跖骨远端骨折后,医生通常会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患处,帮助骨折端稳定愈合。固定时间一般为4至6周,期间需避免负重,防止骨折移位。固定期间可适当抬高患肢,减轻肿胀。 2、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后,需逐步进行功能锻炼,恢复足部活动能力。早期可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如踝关节屈伸练习;后期可增加主动活动,如足趾抓握练习。锻炼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用力。 3、营养支持:骨折愈合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特别是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日常饮食中可多摄入牛奶、鸡蛋、鱼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同时补充钙片和维生素D,促进骨骼修复。 4、物理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进行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电疗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物理治疗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当操作导致二次损伤。 5、定期复查:骨折恢复期间,需定期到医院复查,通过X光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医生会根据愈合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确保骨折顺利愈合。 跖骨远端骨折恢复期间,患者需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等。适当进行功能锻炼,如踝关节屈伸练习、足趾抓握练习,有助于恢复足部功能。同时,避免过早负重,防止骨折移位。定期复查,确保骨折愈合顺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