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手腕内侧疼痛可能由腱鞘炎、腕管综合征、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或痛风性关节炎引起,早期表现为活动时隐痛,进展期可能出现肿胀和活动受限。
1、腱鞘炎长期重复手腕动作可能导致肌腱与腱鞘摩擦发炎,表现为局部压痛和弹响感。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贴剂或口服塞来昔布胶囊。
2、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受压引发灼痛和夜间麻木,可能与妊娠期水肿或糖尿病有关。需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严重者需腕横韧带松解术。
3、TFCC损伤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撕裂常见于手腕扭转伤,旋前时疼痛加剧。MRI可明确诊断,轻度损伤可用腕关节支具固定。
4、痛风发作尿酸结晶沉积诱发剧烈红肿痛,血尿酸检测可确诊。急性期可用秋水仙碱片、依托考昔片或泼尼松片控制炎症。
避免提重物和重复性手腕动作,冰敷可缓解急性疼痛,若持续3天不缓解或伴手指麻木需尽早就诊。
颈椎病可通过热敷理疗、颈部运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颈椎病通常由长期姿势不良、颈部受凉、颈椎退行性变、椎间盘突出等原因引起。
1、热敷理疗:使用温热毛巾或专业理疗设备对颈部进行热敷,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每日可重复进行多次,每次持续15-20分钟。
2、颈部运动:进行颈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旋转运动,动作需缓慢轻柔。可配合米字操、颈部抗阻训练等针对性锻炼,增强颈部肌肉力量。
3、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甲钴胺片营养神经,盐酸乙哌立松片松弛肌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4、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神经压迫或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等手术方式。手术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枕头,工作间歇适当活动颈部,症状持续加重时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