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湿疹可能由遗传因素、皮肤屏障受损、过敏原刺激、免疫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湿修复、抗炎治疗、避免诱因、免疫调节等方式治疗。
1、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特应性体质遗传倾向,表现为皮肤干燥敏感。建议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避免过度清洁,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2、皮肤屏障受损频繁洗浴或接触化学制剂会破坏皮肤角质层。需减少洗澡次数,水温控制在37℃以下,沐浴后立即涂抹凡士林等封闭性保湿剂,急性期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
3、过敏原刺激尘螨、花粉或某些食物可能诱发炎症反应。可通过过敏原检测明确致敏物质,避免接触宠物毛发、羊毛织物等刺激物,必要时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
4、免疫功能异常Th2细胞过度活化导致IL-4等细胞因子分泌增多。中重度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系统使用环孢素、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或采用紫外线光疗改善皮损。
湿疹患者宜穿纯棉衣物,保持环境湿度在50%左右,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规律作息有助于减少复发。
皮肤痒起小疹子可通过保湿护理、抗组胺药物、局部外用激素、就医排查过敏原等方式治疗。通常由皮肤干燥、接触性皮炎、荨麻疹、湿疹等原因引起。
1、保湿护理皮肤干燥可能导致瘙痒和小疹子,建议使用无香料保湿霜,避免热水洗澡,减少肥皂使用频率。
2、抗组胺药物荨麻疹或过敏反应引起的瘙痒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抗组胺药,通常伴随红色风团样皮疹。
3、局部外用激素湿疹或接触性皮炎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弱效激素,症状表现为红斑、脱屑伴剧烈瘙痒。
4、就医排查过敏原反复发作需检测过敏原,可能与金属、花粉、尘螨有关,严重时可出现皮肤渗出或苔藓样变。
避免搔抓患处,穿着纯棉衣物,发作期间忌食海鲜、辛辣食物,若皮疹扩散或出现发热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