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手术后放疗后的副作用

2025-09-17 20:54:05

宫颈癌手术后放疗可能引起放射性肠炎、骨髓抑制、皮肤损伤、泌尿系统反应和阴道狭窄等。放疗通过高能射线杀灭残留癌细胞,但可能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需根据个体差异调整治疗方案。

1、放射性肠炎

盆腔放疗可能损伤直肠或结肠黏膜,表现为腹泻、腹痛、便血。急性期多在放疗后2-3周出现,慢性期可能数月后发生纤维化。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止泻,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修复黏膜,必要时用泼尼松片抗炎。饮食需低渣低纤维,避免牛奶等产气食物。

2、骨髓抑制

放疗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表现为乏力、感染倾向或出血。需每周监测血常规,白细胞低于3×10⁹/L时遵医嘱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血小板减少可用重组人白介素-11注射液。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注意口腔清洁。

3、皮肤损伤

照射区域皮肤可能出现红斑、脱屑、溃疡。需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搔抓。轻度损伤可用磺胺嘧啶银乳膏预防感染,严重溃疡需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禁止使用肥皂擦洗或自行敷贴草药。

4、泌尿系统反应

膀胱和尿道受照射后可能引发尿频、尿痛或血尿。需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出现症状时遵医嘱检验尿常规。可服用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尿路感染时用左氧氟沙星片抗感染。放疗前排空膀胱可减少受照体积。

5、阴道狭窄

放疗后纤维化可能导致阴道挛缩,影响复查和性生活。术后2-4周开始使用阴道扩张器,配合雌激素软膏局部涂抹。需坚持扩张6个月以上,每周2-3次,每次10-15分钟。同房前使用水溶性润滑剂减少疼痛。

放疗期间需保持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60-80克,配合西蓝花等十字花科蔬菜。适当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运动。治疗后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HPV和TCT,5年内定期随访。出现持续发热、严重腹泻或阴道大出血需立即就医。心理支持很重要,可加入患者互助小组缓解焦虑。

健康诊疗 最新动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问答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