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人在饮食上应当注意些什么
心脏病人在饮食上应当注意低盐、低脂、低糖、高膳食纤维的饮食原则,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暴饮暴食。饮食调整主要有控制钠盐摄入、限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增加膳食纤维、适量补充优质蛋白、保持水分平衡等。

1、控制钠盐摄入
每日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及高盐调味品。高钠饮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可选择天然香料如葱姜蒜替代部分盐分,烹饪时使用限盐勺量化。合并高血压或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进一步限制至3克以下。
2、限制饱和脂肪
减少动物油脂、黄油、全脂乳制品摄入,每日饱和脂肪供能比应小于7%。反式脂肪需完全避免,如人造奶油、植脂末等。优先选择橄榄油、菜籽油等不饱和脂肪酸来源,每周可摄入深海鱼类2-3次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
3、增加膳食纤维

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通过燕麦、糙米、西蓝花等全谷物和蔬菜补充。水溶性膳食纤维可帮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推荐食用苹果、柑橘类水果。需逐步增加摄入量并配合充足饮水,避免胃肠不适。
4、补充优质蛋白
选择去皮禽肉、豆制品、低脂乳制品等优质蛋白源,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1-1.2克。避免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鱼子酱。合并肾功能不全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蛋白摄入量。
5、保持水分平衡
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心功能不全患者需根据尿量调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建议分次少量饮用。限制浓茶、咖啡及酒精摄入,酒精每日不超过15克。合并利尿剂治疗时需监测电解质。
心脏病患者需建立规律的三餐习惯,采用蒸煮炖等低温烹饪方式,避免油炸烧烤。可记录饮食日记帮助医生评估营养状况。体重超重者建议每月减重1-2公斤,合并糖尿病需同步控制血糖。定期复查血脂、血压等指标,出现胸闷水肿等症状及时就医。家属应协助制定个性化食谱,外出就餐时主动要求低盐低油烹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