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据人民网于2015年发文称,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高达3.3亿,年龄大多集中在中年,约为40岁至50岁的人群,近些年确实有年轻化趋势。

对于高血压的朋友来说,为什么一定要降血压呢?

据临床症状表明,每降低收缩压10-20mmhg或舒张压降低5-6mmhg,3~5年内的脑中风、冠心病及心脑血管病死亡率风别减少38%、16%和20%。血压急剧升高,容易引起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血栓),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的并发症,每年带给国民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危及生命。

首先我们来看这个朋友,年龄大于60岁,是个老年人,脉压增大(75mmHg),体质指数(BMI指数)26.12,是属于超重状态,血压170/95mmhg是属于高血压2级。他的问题是:能否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加量到10亳克?或者是否马来酸依那普利换成厄贝沙坦片?

对于一个高血压病人来说,首先要明确下,这个血压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前者的病因是多因素引起,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息息相关,但遗传与环境因素是通过什么方法升高血压的?这个暂时还是未解之谜。

而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压高,比如肾病(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糖尿病肾病的呢过)、内分泌疾病(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劝醛固酮增多症、甲亢、甲减等)、肿瘤、心血管疾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主动脉缩窄等)、颅脑疾病(脑肿瘤、脑外伤、脑干感染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红细胞增多症、妊娠期高血压、某些药物(激素、甘草、拟交感神经药)等。

肾动脉狭窄

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服药大多难以控制,但及早诊断,早期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是可以大幅度降低血压,甚至治愈高血压的。

继发性高血压人群需要做相关检查来明确何种病因,但并不是每一个病人都需要做(因为需要花钱),因此当出现下方的蛛丝马迹时,需要重视并去医院做相关检查。

1.年龄<30岁,血压水平呈中、重度升高;

2.老年患者,原来的血压正常或在用药情况下控制很好,但突然血压波动性很大,药物的疗效效果并不好。

3.急进性和恶性高血压(血压突然上升,舒张压大于140mmhg,引起心、脑、肾脏器官功能的严重障碍)

4.出现一系列表现,如如肌无力、周期性四肢无力、麻木感;怕热、多汗、消瘦、血压呈阵发性升高,可伴有头痛、心悸;或者睡眠时出现反复呼吸暂停或憋气,打鼾严重;

5.体检时或住院时发现原因不明的肾功受损、血像异常、电解质紊乱、双肾不等大、肾上腺瘤等。

如果没有以上那么表现,那么可以暂时按原发性高血压去治疗。

马来酸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厄贝沙坦片(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有大致相同的作用机制。属于“亲戚”关系,都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轴,抑制血管收缩,防止水钠潴留,从而降低血压。如下图:

一般我们用药都是优先选择普利类降压药,如果普利类降压药出现干咳、喉头水肿等等副作用时,才会以选择沙坦类降压药来代替,当出现高血钾或严重肾病时,那么两种药物都不能用。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这位老年粉丝的血压是比较高的,脉压差也大(75mmHg),如果通过一系列检查已经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后,可以初步视之为老年性高血压。这类人群的血压降压幅度得慢,大多数人群需要在数周乃至数月时间内把血压降低至目标水平≤140/90mmhg,因为降压速度过快,会造成脏器缺血。

另外该不该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增量到10亳克呢,根据该药物的说明书显示,一般药物剂量的调整应在7~14天后,若临床需要,那么则应该在严密监测下才能快速调整药物。

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后6~12小时左右就能达到最高的降压效果,由于90%的药物需要通过肝脏来代谢,60%的代谢物由尿液代谢出去。对于老年人来说,药物剂量得谨慎,因为大多老年人群同时存在着心、肝、肾功能减退或者其他并发症可能,因此服用药物得从小剂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