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预约挂号
简介: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由云南省著名专家冒长峙教授倡导成立,2002年与皮肤性病科合并挂牌,成为皮肤性病/风湿免疫科,2014年10月风湿免疫科独立建科并开设门诊,2015年11月开设病房,风湿免疫科独立建科极大地推动了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研究和学科发展,使学科建设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目前是中华医学会云南省风湿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医师协会云南省风湿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昆明医科大学风湿免疫专业硕博士培养点,国家药物临床试验风湿免疫专业基地,中国风湿病医联体联盟成员单位。

科室拥有医护人员21人,其中高职2人,中职4人,是一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团队。目前,科室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6人(2名外籍硕士研究生),在读硕博士生10人。科室设置32张病床,配有呼吸机、除颤仪等危重患者的抢救设备,独立开展肌肉、唇腺和肾脏活检、皮肤狼疮带、偏振光显微镜下查尿酸盐结晶等专科检查,周一到周五全天开设风湿病专家、专科门诊。风湿免疫科全体医护人员以继承发扬、特色引领和弘扬仁术作为使命;以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作为服务理念,为广大风湿病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风湿免疫疾病介绍:

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及其周围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韧带)为主的疾病。它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其它滑膜病变为主的疾病(代表疾病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脊柱关节病及感染相关的风湿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等);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干燥综合征及血管炎等)、代谢异常和退行性病变(如痛风和骨性关节炎等)。风湿免疫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肌肉关节疼痛和/或肿胀(红肿),口腔溃疡、光敏性和/或血管炎性皮损等,发热、疲乏是常见的非特异性症状,不明原因的发热均应排外风湿免疫性疾病。

科室特色:

风湿免疫科名誉科主任冒长峙教授自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的研究,1989年他由昆医大附一院调入昆医大附二院后,将长期积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他结缔组织病的经验带入了昆医大附二院皮肤性病/风湿免疫科。在近40年的临床工作中,冒长峙教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他结缔组织病诊断、治疗和随访的体系,使昆医大附二院结缔组织病的诊疗处于云南省领先地位。风湿免疫科独立建科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诊疗优势进一步巩固并快速发展。科室的发展目标是利用优势专业,带动脊柱关节病的发展,以教学和科研推动学科发展。

目前开展的特色治疗:

一、病理检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风湿免疫科独立开展风湿免疫病相关的各种病理检查,包括皮损、肌肉、唇腺和肾脏组织等组织活检,借助病理指导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使诊疗精准而有效。众多患者因此获益。

二、结缔组织病相关妊娠、不良妊娠的诊治和规范化管理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可引起各种不良妊娠,而妊娠可能加重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随着二胎时代的到来以及结缔组织病的诊疗方式的改善,存活率的提高,患者对生命质量的要求更高,结缔组织病相关的不良妊娠诊治需求日益增多,昆医附二院风湿免疫科的医师面对挑战,迎难而上,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规范管理结缔组织病相关妊娠、不良妊娠,使诸多结缔组织病患者实现了母亲梦,该科的结缔组织病相关妊娠、不良妊娠的诊治和化管理水平处于云南省领先地位,同时也推动了生殖医学科和病理产科的发展。

三、痛风患者的规范治疗

随着痛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公众及非专科医生对痛风管理普遍存在认识不足,药物+非药物综合规范化管理使众多痛风患者获益。

四、以教学促进临床、科研推动临床发展,提高诊疗水平

科室积极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聘请冒长峙教授对年轻医生进行传帮带,老专家宝贵的临床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年轻一代,极大提升了科室人员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快速提升,目前在研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基金2项,教育厅基金1项,昆明医科大学教研教改项目1项,学科发展快速,优势专业学术地位进一步巩固。

风湿免疫科医生列表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医师信息待更新

风湿免疫科相关咨询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西南区排名:第17

实时具体收录:

全国医院12086家 医师信息30万+ 科室介绍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