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中心医院ICU

预约挂号
简介:

荆州市中心医院ICU是湖北省省级重点专科,湖北省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湖北省地市级医院最早建立的ICU病房,下设重症监护病床20张。

ICU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装配有气流方向从上到下的空气净化系统,能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提供电、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ICU配备有适合使用的病床及防褥疮床垫。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护。ICU每床配备1台呼吸机,每床配备简易呼吸器(复苏呼吸气囊)。每床均配备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微量注射泵每床2套以上。

另配备肠内营养输注泵2台,便携式监护仪2台。ICU还配备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除颤仪、血液净化仪、血液灌流装置、连续性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监测设备、输液加温设备、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设备、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车上备有喉镜、气管导管、各种接头、急救药品以及其他抢救用具等)、体外起搏器、床旁B超机、X光机、闭路电视探视系统等。

人员结构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42人,硕士生导师1名,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6名,主管护师4名,硕士研究生3名,在读硕士研究生4名,是一支技术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健全合理的医学专业学术队伍。原ICU主任黄陵生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荆州市中心医院业务副院长,1979.12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同年到荆州市中心医院工作,历任内科副主任、主任;1992年任急诊科主任ICU主任,荆州地区急救中心主任,荆州市四医常务副院长、荆州市中心医院业务副院长;1993年在全国首创了院前急救,急诊科门诊、ICU病房和恢复病房四位一体的急诊模式,组建了全国第一个地级急诊医学学会,率先开通了120服务;并在1995年全国急诊医学学会黄山会议进行推广,专长内科急危重症。中华医学会第三届全国急诊医学会危重病学组委员、湖北省急诊医学学会常委、荆州市急诊医学学会主任委员、湖北省病理生理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专业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内科学会委员、荆州市内科学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临床内科杂志编委、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编委。现任科主任李良海教授,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临床、科研、教学第一线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急危重症医学。是湖北省重症医学会委员,湖北省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荆州市急诊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特色技术

ICU收治病人范围广泛,能收治急诊常见疾病,需呼吸循环等支持者。如:农药中毒、毒蛇咬伤、一氧化碳中毒、灭鼠药中毒、电击伤、自缢、溺水、中暑等;特殊感染致呼吸循环等功能障碍需要ICU支持者。如:非典、破伤风、出血热、肝炎、坏疽等;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急性心肌梗死伴呼吸循环功能不全、恶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难治性心衰等;原发于支气管-肺部疾病致急慢性呼吸功能不全;ARDS;神经内科急危重病。如:脑卒中、格林巴利综合症、脑炎、脑膜脑炎、多发性肌炎和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晚期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者;内分泌系统急危重病,如:甲状腺危象、席汉氏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嗜铬细胞瘤等;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其它脏器功能不全,如:呼吸困难或衰竭、循环不稳定、肝功能严重受损、水中毒、营养衰竭、消化道出血、DIC等;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加重期需CRRT者;严重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得不到有效纠正危及生命者;血液系统急危重病不能有效控制者;免疫系统疾病需血浆交换治疗、免疫血液灌流治疗者;消化系统急危重病如:营养障碍、消化道大出血、肝昏迷等;各种休克,如:分布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阻塞性休克、容量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妇产科危重病,如:羊水栓塞、子癫、孕娠黄疸伴肝肾功能不全、产后大出血伴呼吸循环肾功能障碍等;各种营养功能障碍需TPN;急性肝功能不全需人工肝治疗;需要床边CRRT治疗者;需要床边血液灌流治疗者;重症胰腺炎伴休克、呼吸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术后病人需呼吸循环等支持者;MODS;放射科介入治疗和碘过敏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者;儿科急危重病需ICU支持者。

ICU相关咨询

实时具体收录:

全国医院12086家 医师信息30万+ 科室介绍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