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预约挂号
简介: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成立于2010年10月,现设有消化科普通疾病门诊、胃食管反流病门诊、消化病房、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呼气试验室。消化内科具有较完善的人才梯队和技术力量,目前拥有临床医师13名,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6人,其中医学硕士8名,科室医护人员曾多次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大连医科大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修学习,并保持着密切的协作关系。消化内科承担着全市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正式床位43张,设有抢救监护病房1间。消化内镜中心配有先进的日本奥林帕斯GIF290及260主机2套、电子胃镜2条、电子结肠镜2条、电子十二指肠镜1条、超声内镜一台,日本富士4400主机2套、590电子肠镜及胃镜3条、经鼻胃镜1条、先进内镜清洗消毒设备1套、麻醉机一台1套,德国爱尔博内镜治疗系统1套。消化内科病房配有:心电图机1台、有创呼吸机1台、无创呼吸机3台,心电监护仪8台、C14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1台、C13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1台、气压治疗仪2台。可以开展多种内镜下诊断及治疗技术。每年诊治门诊患者3万余人次,收治住院患者1800余人次,腔镜检查治疗10000余次,抢球急重症500余人次,成功率93%以上,使得许多濒临死亡的患者得以救治,目前承担着包括内蒙古医科大学在内的全区各类医学院校生产及课间实习带教任务。二、科室特色:索日娜主任于2016年就任该科主任以来,成功开展了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下注射、氩离子凝固、钛夹止血治疗及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套扎治疗、贲门失弛缓及食道狭窄球囊扩张、食道支架植入术、内镜下异物钳取、逆行胰胆管造影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胆管癌、胆道狭窄等原因导致狭窄进行支架置入及超声内镜检查、内镜下粘膜切除、粘膜剥离术,胃石碎石术等国内领先的内镜治疗技术,填补了该院各项技术空白,为该院内镜室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超声内镜——超声内镜在粘膜下肿瘤诊断技术。胃镜和肠镜只能看到消化道最表面的一层(粘膜层),可以诊断绝大多数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例如:胃炎、胃溃疡、胃癌、大肠息肉、大肠癌等。但有时做胃镜会观察到胃或食管、肠道有一个粘膜下隆起,表面粘膜是正常的,从内镜就无法判断这个藏在粘膜下的包块是什么,此时就需要用超声“透视”粘膜下这隆起的包块是什么,进行相应诊断,并为进一步手术治疗提供依据。经鼻超细胃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及空肠营养管置入术——经鼻胃镜因其管径较普通胃镜纤细,直径只有5毫米的内窥镜,传统检查是经口检查,胃镜直径约为10毫米,由于管径较粗,经口进入咽喉部刺激较大,所以患者做胃镜检查时常会有恶心、呕吐等反应。而经鼻胃镜直径很细且非常柔软,经鼻腔进入消化道减少了对咽喉部的刺激,对胃壁的牵拉作用也很弱,且在插入鼻腔前通过对鼻腔黏膜的局部麻醉,使患者感觉不到鼻腔的不适。可以说,经鼻胃镜检查技术是近于无痛胃镜检查的舒适胃镜检查技术。患者基本没有痛苦,医生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更加细致地对胃内病变进行观察,提高了对病变的诊断率,同时因其管径纤细,故可以通过普通胃镜无法通过的狭窄部位,观察狭窄远端情况,同时也为空肠营养管及食管支架置入提供了安全无辐射的崭新方法。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ESD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治疗手段,也是临床应用前景很好的技术,让更多的早期消化道癌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开腹手术的痛苦和器官的切除。ESD与剖腹手术及以往EMR等内镜治疗方法比较,具有1.创伤小;2.患者可接受多个部位多次治疗;3.使医生获得完整的组织病理标本以供分析;4.对于面积较大且形态不规则或合并溃疡、瘢痕的肿瘤进行96%以上的切除率,以减小复发概率。经内镜硬化套扎栓塞止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和预防出血的治疗方法,创伤及并发症均较外科治疗有明显优势。ERCP——ERCP是指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并于其基础上开展相应治疗。学术交流——不仅增进了该院自身医疗技术能力,同时助力了基层医院内镜治疗技术的提升,更扩大了该院消化内镜的影响力,为日后相关学习交流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消化内科相关咨询

实时具体收录:

全国医院12086家 医师信息30万+ 科室介绍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