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预约挂号
简介: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是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点科室,经过几代心血管病专家的努力,目前成为了人员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以心血管病临床介入诊治为主的心血管病专业科室。该科现有工作人员24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4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人,讲师、主治医师5人,助教、住院医师2人,护理人员12人。上述人员中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2名,省卫生系统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名。该科具有先进的心血管疾病诊治设备,如飞利甫公司大平板DSA机(FD20型)、美国GE公司的VIVIDFIVE高档数字化心脏彩色多普勒,美国搏利屋公司24小时动态心电监护仪,美国太空实验室动态血压监护仪,多导电生理仪,温控射频消融仪,美国惠普公司心脏监护、除颤仪,德国西门子公司900C型呼吸机,美国美敦力心脏临时起搏器,起搏分析仪等。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现有床位42张,其中CCU病床3张。拥有心脏电生室、心导管室。在学科带头人廖伟教授及科副主任钟一鸣和谢东明的领导下,近几年来独立常规开展了如下心血管病诊疗新技术: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肥厚性心肌病室间隔化学消融术、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心律失常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单腔、双腔、三腔心脏起博器植入术。近几年来完成上述手术1300余例。常规开展心脏血管检查项目有: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运动平板心电图、经食道心房调搏、直立倾斜试验、心内电生理检查等。近三年来开展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新技术,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抢救建立了“生命绿色通道”。抢救治疗了大量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不仅心血管病介入诊治技术得到了省、市心血管专家的肯定,患者的普遍好评,各种临床常见,疑难、危急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如大面积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重度顽固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恶性心律失常、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的抢救,具有高成功率和良好的治疗效果。

科室非常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和新技术的引进。近年来全科医护人员先后主持省、市、厅级科研课题20余项,有30余项新技术通过赣州市卫生局验收。有5项科研成果通过赣州市科技局的成果鉴定,获赣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科室人员善于总结医疗工作的经验和体会,积极撰写学术论文,先后在《临床荟萃》、《中国老年学杂志》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在《中国起搏与电生理杂志》、《中国误诊学杂志》《赣南医学院学报》等国家级、省级专业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科室人员注重学术交流,近几年来参加国际、国内、省内学术会议80余人次,有30余篇学术论文在大会宣读或交流。该科主办全市心血管病学术会5次,共有200多心血管专业人员参会。

全科医护人员在繁重的医疗工作的同时,承担了赣南医学院本科、专科及成人医学教学任务,善于运用国内外本专业领域的新观点、新技术丰富教学内容,结合临床实践的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的好评。有2名教师评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名教师获赣南医学院优秀教师称号。

科室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科教兴科为主线,重视医德医风建设,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1999年科室即被江西省共青团委评为“省级青年文明号”。全科医护人员将继续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以精湛的技术和优良的医德医风为广大心血管病患者身心健康服务。

心血管内科主要人员联系电话:

廖伟:副院长、心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电话:139070791070797-8266007(办公室)

钟一鸣:心内科副主任﹑副教授﹑主任医师

电话:139701016960797-8269514(办公室)

谢东明:心内科副主任﹑副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电话:136079798260797-8269514(办公室)

危小军:大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主任医师

电话:130332141190797-8269514(办公室)

蓝艳莉:护士长﹑主管护师

电话:135767348180797-8269514(办公室)

心血管内科医生列表

心血管内科相关咨询

实时具体收录:

全国医院12086家 医师信息30万+ 科室介绍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