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都有哪些症状表现
肝纤维化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肝区隐痛、皮肤黄染等表现。肝纤维化主要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胆汁淤积等因素引起,需通过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或肝活检确诊。
1、乏力
肝纤维化患者常出现持续性疲劳感,与肝脏代谢功能下降导致能量合成不足有关。这种乏力感在休息后难以缓解,可能伴随工作效率降低。日常需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可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改善能量代谢。
2、食欲减退
肝脏分泌胆汁功能受损会影响脂肪消化,导致食欲下降、厌油腻食物,严重时可能出现体重减轻。建议采用少食多餐方式,选择易消化的低脂高蛋白饮食,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护肝药物。
3、腹胀
门静脉高压和低蛋白血症可引起腹腔积液,表现为腹部膨隆、饭后饱胀感,叩诊呈移动性浊音。限制钠盐摄入有助于减轻水肿,若出现大量腹水需医疗干预,临床常用呋塞米片联合螺内酯片利尿,严重时需行腹腔穿刺引流。
4、肝区隐痛
肝脏包膜受牵拉或炎症刺激可导致右上腹闷胀不适,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热敷或改变体位可能暂时缓解,但需警惕胆囊炎等并发症。超声检查可鉴别病因,必要时使用双环醇片等抗炎保肝药物。
5、皮肤黄染
胆红素代谢障碍引发巩膜和皮肤黄染,可能伴随皮肤瘙痒、尿液颜色加深。这种症状提示肝纤维化已进展至较严重阶段,需立即就医排除胆道梗阻。临床常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改善胆汁淤积,重度黄疸需光疗或血浆置换。
肝纤维化患者应严格戒酒,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1.2克,优先选择鱼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适量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可改善代谢,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肝功能、肝脏弹性检测和甲胎蛋白水平,每3-6个月复查超声,发现食管静脉曲张等并发症需及时内镜干预。合并病毒性肝炎者需规范抗病毒治疗,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