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涛:月经期拉肚子、想上厕所?可能是腺肌症牵连了直肠。

2025-11-06 08:50:12
郑州德馨医院
前往主页 »

什么是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简单来说,就是子宫内膜组织“跑”到了子宫肌层中生长。这些异位的内膜组织会随着月经周期发生出血、炎症,导致子宫增大、痛经加重和月经量增多。据统计,腺肌症在育龄女性中的发病率约为10%-30%,尤其好发于30-50岁的女性。

为什么腺肌症会牵连直肠?

子宫和直肠在解剖位置上紧密相邻,仅由一层薄薄的腹膜隔开。当腺肌症病灶侵犯到子宫后壁时,很容易波及直肠。月经期间,这些异位的内膜组织也会出血、水肿,刺激直肠,引发以下症状:

排便感频繁:直肠受刺激后,会不断向大脑发送“需要排便”的信号。

腹泻或腹痛:炎症反应可能加速肠蠕动,导致腹泻或腹部绞痛。

里急后重:总感觉想上厕所,但实际排便量很少或没有。

这些症状在月经期尤为明显,月经结束后往往自行缓解,因此容易被误认为是“经期综合征”。

如何判断是否与腺肌症有关?

如果除了经期腹泻,你还伴有以下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每次月经来潮时腹痛越来越严重。

月经量增多:经期出血量大,或伴有血块。

盆腔疼痛:非经期也感到下腹坠胀或腰骶部酸痛。

不孕:部分患者会伴随生育困难。

医生通常会通过B超、MRI或CA-125血液检查辅助诊断,必要时需通过腹腔镜手术确认。

如何治疗与预防?

腺肌症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及生育需求个体化制定方案:

药物治疗:如口服避孕药、孕激素或GnRH激动剂,可缓解疼痛和减少月经量。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或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可选择射频消融或病灶剔除手术。

生活方式调整:经期避免生冷饮食,适当热敷腹部,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减轻症状。

月经期偶尔的肠胃不适不必过度担心,但如果症状反复出现且影响生活,一定要警惕腺肌症的可能。早诊断、早干预,才能更好地保护你的健康。

如果你有类似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及时就医咨询。我是妇科医生,专注为女性健康保驾护航!

健康诊疗 最新动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