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垦

主任医师 /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预约挂号

简介

陈垦,男,主任医师,教授,1991年山东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任广东药学院临床医学院院长、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内科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医学会遗传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全科医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学会委员;《广东医学院学报》、《广东药学院学报》、《实用全科医学》、《实用医药杂志》、《临床医药实践》、《中国基层医药》、《生物技术通讯》等多家杂志的编委、特约编委或审稿人;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长期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积累丰富经验,具有系统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与相关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擅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肠动力性疾病、炎症性肠病、慢性肝病和胰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对消化专业危重病的抢救有较深的造诣。教学能力强,教学方法先进、灵活,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1999年具备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招收多届硕士研究生,已毕业者均已成为各自岗位上的技术骨干,深得用人单位的好评。在科研方面已经形成较为固定的研究方向,主要展开对炎症性肠病(IBD)和急性胰腺炎(AP)发病机制、治疗的研究:①IBD:制作并改进实验动物模型,使模型更接近人类病理变化。研究NF-κB与模型改变的关系,证实了NF-κB持续活化在IBD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现其早期活化在模型的发生中可能具有保护性效应,对于进一步明确人IBD发生的分子机理、找寻治疗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和临床价值。②AP:证实了NF-κB的活化在多种AP的动物模型中重要作用,可能是AP发病的核心。通过不同的药物下调NF-κB活性可减轻、改善AP大鼠的病情。针对临床上清胰汤对AP治疗的有效性,利用广东药学院在药物研究方面的独特优势,正开展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复方清胰颗粒制剂的研制。以复方清胰方中药物活性部位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及临床特点为依据,设计实验方案;以有效成分的含量为指标,结合药理试验结果,采用现代制药技术提取、分离活性部位,将复方汤剂制备成颗粒剂,提高了临床用药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采用了多种数理方法如正交设计法、Bliss法等,为中药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学依据。从分子水平探讨复方清胰颗粒的精确作用机制。曾获山东省科委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承担省厅级科研课题10余项,在《中华内科杂志》、《中华消化杂志》和《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参加编写专业著作12部(其中主编2部,副主编2部)。多次参加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曾获山东省科委科学技术进步3等奖1项,承担省厅级科研课题10余项,在《中华内科杂志》、《中华消化杂志》和《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参加编写专业著作12部(其中主编2部,副主编2部)。多次参加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2005年3月,陈垦担任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

擅长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肠动力性疾病、炎症性肠病、慢性肝病和胰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陈垦医生预约挂号 *为您展示近两周医生出诊情况

  •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日期

时间

上午
下午

06月03

周一

06月04

周二

06月05

周三

06月06

周四

06月07

周五

06月08

周六

06月09

周日

日期

时间

上午
下午

06月10

周一

06月11

周二

06月12

周三

06月13

周四

06月14

周五

06月15

周六

06月16

周日

同科室医生

同城医生

健康知识

实时具体收录:

全国医院12086家 医师信息30万+ 科室介绍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