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成立于1991年,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全科现有医护员工22人,其中教授和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主管护师5名,主管实验师1名。拥有专科病床30张。设有专科门诊、专科实验室和免疫吸附治疗室。除完成日常诊疗任务外,还承担本科生、进修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带教以及多项科研课题。现硕士生导师2人,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3~4名。诊科以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相关疑难症见长。近年开展10余项风湿免疫病的诊治新技术和科研项目,有些项目属全国先进,省内领先水平,专业特色明显。我科学科带头人李志军教授是我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发起人之一,现任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中青年委员,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免疫学会理事,安徽省骨关节病诊疗中心副主任,蚌埠市医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省内外风湿病学界都有一定的知名度。该科已形成一支平均年龄不满40岁,具有博士学位者1人,硕士学位者6人,其中有来自山东大学风湿免疫科的博士和全国风湿免疫科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协和医院和上海交大仁济医院的风湿免疫科硕士,年龄和知识结构较为合理。我科近年先后主持教育厅、省卫生厅承担科研项目7项,横向合作和多中心合作项目2项;是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综合治疗的研究”项目研究分中心之一,也是我国狼疮研究协作组织--CSTAR的首批成员单位。我科善于对本专业的诊疗经验进行总结,近5年在国家及省级专业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2007年10月被评为安徽省临床医学风湿免疫专业特色专科。
通过医疗与教学、科研工作的全面开展和相互促进,该科对风湿性疾病诊断与治疗水平已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成为安徽省风湿和免疫性疾病诊疗、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要基地之一,皖北地区风湿免疫病以及相关疑难症的诊疗中心。
视神经萎缩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视神经萎缩可能与青光眼、视神经炎、外伤、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遗传因素等有关,通常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色觉异常等症状。 1、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维生素B1片...
脚扭伤后可通过休息、冷敷、抬高患肢等方式缓解,三七粉可辅助使用。三七粉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休息:脚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休息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促进组织修复。 2、冷敷:在扭伤后的48...
劳累过度手麻可通过休息、按摩、热敷、药物、就医等方式缓解。劳累过度手麻通常由神经压迫、血液循环不良、肌肉疲劳、颈椎问题、腕管综合征等原因引起。 1、休息:长时间工作或重复性动作会导致手部肌肉疲劳,进而引发手麻。适当休息,减少手部活动,有助于...
实时具体收录:
全国医院12086家 医师信息30万+ 科室介绍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