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会出现什么症状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妊娠晚期罕见的严重并发症,典型症状包括恶心呕吐、黄疸、右上腹痛,严重者可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和意识模糊。该病需立即就医,治疗以终止妊娠为核心,辅以护肝、血浆置换等支持治疗。
1.消化系统症状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早期表现为持续性恶心呕吐,约80%患者出现该症状,呕吐物可能含有胆汁。部分患者伴随食欲减退、厌油腻等类似病毒性肝炎的表现,但无发热特征。随着病情进展,呕吐可能加重导致脱水。
2.黄疸与肝损伤标志
发病1-2周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如浓茶。实验室检查显示总胆红素升高但通常<200μmol/L,转氨酶中度增高(ALT/AST多在300U/L以下)。碱性磷酸酶显著升高可达正常值5倍,这是区别于普通肝炎的重要指标。
3.凝血功能障碍
由于肝脏合成功能受损,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可能出现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表现。严重者会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表现为产后大出血、针眼渗血等危急情况。
4.多系统受累症状
约半数患者出现右上腹或剑突下持续性疼痛。肾功能损害表现为少尿、血肌酐升高。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嗜睡、定向力障碍,甚至肝性脑病昏迷。这些症状提示病情已进展至危险阶段。
治疗需分秒必争:
终止妊娠是根本措施,根据孕周选择剖宫产或引产。药物治疗包括静脉注射N-乙酰半胱氨酸(600mg/次)、还原型谷胱甘肽(1.2g/日)护肝,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纠正凝血异常。重症需行血浆置换(每次2000-3000ml,隔日1次)清除毒素。术后需持续监测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直至指标恢复正常。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起病隐匿但进展迅猛,出现不明原因呕吐合并黄疸应立即就诊。早期诊断和及时终止妊娠可显著改善预后,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母婴死亡。产后需随访肝功能3-6个月,警惕慢性肝损伤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