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手术治疗治疗步骤是什么
盆腔炎的手术治疗步骤主要包括术前评估、麻醉准备、手术操作、术后观察与护理。盆腔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若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脓肿等并发症时需考虑手术干预,常见术式包括腹腔镜手术、脓肿引流术等。
1、术前评估
术前需完善血常规、盆腔超声或CT等检查,评估炎症范围及并发症。医生会结合患者病史、药物过敏史及生育需求制定个性化方案。若存在高热或严重贫血等情况,需先控制感染并纠正贫血后再手术。
2、麻醉准备
根据手术方式选择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麻醉前需禁食6-8小时。麻醉师会评估心肺功能并监测生命体征,术中通过静脉通路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扩散。
3、手术操作
腹腔镜手术通过腹部小切口置入器械,分离粘连组织并清除脓液,严重者需切除受累输卵管或卵巢。开腹手术适用于广泛粘连或脓肿破裂病例,术中需冲洗盆腔并放置引流管。
4、术后观察
术后24小时内密切监测体温、引流液性状及腹痛变化。静脉输注抗生素5-7天,必要时联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覆盖厌氧菌。引流管通常保留至每日引流量少于10毫升后拔除。
5、康复护理
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及性生活,定期复查血常规和盆腔超声。可配合红外线理疗促进炎症吸收,若出现持续发热或阴道异常出血需及时复诊。饮食需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帮助组织修复。
术后康复期应保持会阴清洁,每日更换内裤并用温水清洗外阴。建议穿宽松棉质衣物,避免使用护垫或阴道冲洗。恢复期间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但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增加强度。若计划妊娠者,需在医生评估输卵管功能后再备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