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引起的玻璃体混浊可以治疗吗
高度近视引起的玻璃体混浊一般可以治疗,具体方式需根据混浊程度及是否伴随并发症决定。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玻璃体切除术等。高度近视可能导致玻璃体液化、后脱离,形成混浊物漂浮感,需及时就医评估。
玻璃体混浊早期可通过药物改善症状。常用药物如卵磷脂络合碘片能促进混浊吸收,氨碘肽滴眼液可调节玻璃体代谢,普罗碘铵注射液有助于缓解飞蚊症。若混浊物对视网膜造成牵拉风险,可采用YAG激光消融术分解漂浮物。激光治疗创伤小,但需严格筛选适应症,避免损伤视网膜。
当混浊合并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裂孔或脱离时,需行玻璃体切除术。手术通过微创切口清除混浊玻璃体并填充替代物,可同时处理视网膜病变。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及长时间用眼,定期复查眼底。高度近视患者应每年检查眼轴及眼底,控制近视进展,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
日常需避免剧烈晃动头部或重体力劳动,减少手机电脑使用时间,佩戴防蓝光眼镜。饮食可补充富含叶黄素、维生素C的深色蔬菜水果,如菠菜、蓝莓。若突然出现闪光感、视野缺损或混浊加重,应立即就医排查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