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混浊和白内障一样吗
玻璃体混浊和白内障不一样,两者是两种不同的眼部疾病,分别发生在玻璃体和晶状体。
玻璃体混浊通常表现为眼前有漂浮的黑点或絮状物,主要是由于玻璃体内的胶原纤维变性或出血导致。这种情况多见于中老年人或高度近视患者,多数属于生理性退化,对视力影响较小。白内障则是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引起的透明度下降,表现为渐进性视力模糊、眩光敏感等症状,属于明确的病理性改变。玻璃体混浊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严重时可考虑玻璃体切除术。白内障发展到影响生活时需通过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
玻璃体混浊的常见原因包括年龄增长、近视眼轴拉长、外伤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玻璃体积血。白内障的主要诱因有紫外线暴露、代谢性疾病、长期使用激素药物等。玻璃体混浊患者可能出现飞蚊症或闪光感,但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结构正常。白内障患者裂隙灯检查可直接观察到晶状体混浊,且视力下降程度与混浊进展正相关。
建议出现视力异常时及时就诊眼科,通过眼底检查、眼压测量、OCT等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过度用眼,控制血糖血压,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高度近视者应避免剧烈运动,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筛查眼底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