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的病情怎么样治疗呢
胰腺炎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液体复苏、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胰腺炎通常由胆道疾病、酒精刺激、高脂血症、药物因素、感染等原因引起。
1、禁食胃肠减压
急性胰腺炎发作期需严格禁食,通过胃肠减压减少胰液分泌。胃肠减压可缓解腹胀呕吐,降低胰管内压力。禁食期间需静脉补充水电解质,维持机体代谢需求。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至低脂流质饮食。
2、液体复苏
早期积极液体复苏是治疗关键,24小时内需补充足够晶体液。液体复苏可改善微循环,预防胰腺坏死。补液过程中需监测中心静脉压及尿量,避免容量负荷过重。出现休克时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
3、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乌司他丁注射液拮抗炎症反应,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缓解剧烈腹痛。合并感染时需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抗生素。高脂血症性胰腺炎需应用降脂药物。
4、内镜治疗
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道梗阻时,可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内镜治疗能解除胆道梗阻,降低胰管压力。术后需留置鼻胆管引流,监测血淀粉酶变化。严重胆管炎患者需联合抗生素治疗。
5、手术治疗
胰腺坏死合并脓毒症时需行坏死组织清除术。手术方式包括经皮穿刺引流、腹腔镜清创、开腹手术等。术后需加强腹腔冲洗,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狭窄可考虑胰管空肠吻合术。
胰腺炎患者恢复期需长期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及酒精摄入。建议每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选择清蒸鱼、鸡胸肉等易消化食物。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腹部受压。定期复查腹部CT监测胰腺形态变化,出现持续腹痛或脂肪泻需及时就诊。慢性胰腺炎患者需长期补充胰酶制剂帮助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