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放疗的适应症

2025-09-07 17:44:09

乳腺癌放疗的适应症主要包括保乳手术后辅助放疗、全乳切除术后高危因素放疗、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的放疗、转移性乳腺癌姑息性放疗等。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提高生存率,需由医生根据肿瘤分期、分子分型及患者个体情况综合评估。

1、保乳术后辅助放疗

保乳手术后需常规接受全乳放疗,可联合瘤床加量照射。适用于肿瘤直径小于5厘米、切缘阴性且无远处转移的患者。放疗能杀灭残留癌细胞,使保乳手术的局部控制率与全乳切除相当。常用技术包括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疗程通常持续5-6周。部分低危老年患者可考虑省略放疗或采用大分割短程方案。

2、全乳切除术后放疗

对于肿瘤大于5厘米、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切缘阳性等高危因素患者,全乳切除后需行胸壁和区域淋巴结放疗。可降低胸壁复发率,对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阳性型患者获益更显著。照射范围包括锁骨上、内乳及腋窝淋巴结区域,需注意保护心肺器官。术后放疗通常在化疗结束后4-6周内开始。

3、新辅助治疗后放疗

局部晚期乳腺癌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无论是否达到病理完全缓解,均需按化疗前肿瘤范围进行放疗。尤其对初始肿瘤分期为T3/T4或N2/N3的患者,放疗可显著改善局部控制。若新辅助治疗后仍存在淋巴结转移或脉管癌栓,需增加放疗剂量。放疗前需通过影像学明确原发灶和淋巴结的初始侵犯范围。

4、转移灶姑息性放疗

对骨转移、脑转移等晚期患者,放疗可有效缓解疼痛、病理性骨折风险及神经压迫症状。骨转移常用8Gy单次或20Gy/5次方案,脑转移可采用全脑放疗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针对寡转移灶的性放疗可能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放疗期间需配合双膦酸盐类药物预防骨相关事件。

5、特殊分子分型放疗

三阴性乳腺癌对放疗敏感性较高,区域淋巴结照射指征可适当放宽。Luminal型患者若符合Oncotype DX评分低危标准,可能减少放疗强度。HER2阳性型患者需在放疗期间避免与曲妥珠单抗同步使用。年轻患者和BRCA突变携带者更需重视放疗,但需提前评估对侧乳腺癌风险。

乳腺癌放疗期间需保持照射区域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日晒,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治疗期间应保证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E和硒元素有助于减轻放射性皮炎。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骨髓抑制情况,出现严重疲劳或吞咽困难需及时就医。放疗结束后仍需长期随访,关注心肺功能及对侧乳腺健康状况,按医嘱进行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等综合管理。

健康诊疗 最新动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问答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