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母婴阻断的方式有哪些
乙肝母婴阻断的方式主要有孕期抗病毒治疗、新生儿联合免疫接种、避免母乳喂养、分娩方式选择、产后母婴隔离等措施。
1、孕期抗病毒治疗
乙肝病毒载量高的孕妇可在妊娠晚期遵医嘱使用替诺福韦酯片或替比夫定片进行抗病毒治疗,降低母体病毒载量。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乙肝病毒DNA水平,避免药物不良反应。该方式可减少宫内感染概率,但须严格在感染科或产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2、新生儿联合免疫接种
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需完成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和乙肝疫苗首剂接种,之后按0-1-6月程序完成全程疫苗接种。联合免疫可使保护率达到90%以上。接种后7-12个月应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若抗体滴度不足需加强免疫。
3、避免母乳喂养
当母亲乙肝病毒DNA阳性或乙肝e抗原阳性时,应避免母乳喂养。病毒可通过乳汁传播,尤其当乳头皲裂或婴儿口腔黏膜破损时风险更高。建议改用配方奶粉喂养,并做好奶瓶消毒等防护措施。
4、分娩方式选择
剖宫产可降低产道感染风险,但并非绝对必要。自然分娩时需缩短产程,避免胎儿头皮电极监测等有创操作。无论选择何种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后均需立即清洁体表血渍和分泌物。
5、产后母婴隔离
母亲乙肝病毒复制活跃期需避免亲吻婴儿或共用毛巾等物品。照料婴儿前应规范洗手,伤口需用敷料严密覆盖。母亲日常生活用品应单独存放消毒,与婴儿接触时建议佩戴口罩。
实施乙肝母婴阻断需贯穿孕前、产时及产后全过程。备孕阶段应检测乙肝病毒载量,孕期定期监测肝功能,产后坚持新生儿免疫接种和抗体检测。家庭成员需共同参与防护,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同时注意为母亲提供心理支持,减轻疾病带来的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