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涛:非经期也感觉小肚子坠胀?警惕腺肌症的“隐形”症状。
很多女性朋友会首先想到盆腔炎或肠道问题,但经过检查,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元凶”是——子宫腺肌症。
一、 什么是子宫腺肌症?一个简单的比喻我们可以把子宫想象成一个房间,内壁的子宫内膜是定期更换的“墙纸”。正常情况下,这层“墙纸”只待在房间内部,每个月脱落一次形成月经。
而腺肌症,就是这层“墙纸”(子宫内膜)调皮地“钻”进了子宫的肌肉墙壁里。这些“非法入侵”的内膜组织,同样会随着月经周期出血,但却无法被排出体外。于是,血液在子宫肌层里淤积、浸润,刺激周围组织,导致子宫就像被“浇了水泥”一样,逐渐增大、变硬,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二、 除了痛经,这些“隐形”症状更要留意大家熟知的腺肌症症状是“进行性加重的痛经”,也就是一次比一次疼。但很多人忽略了它的非经期表现:
非经期下腹坠胀、隐痛:这是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因为异位的内膜在肌肉里持续存在,即使在非月经期,也会对子宫造成慢性刺激和轻微炎症,导致小腹总有下坠感和不适。
性交疼痛:当进行性生活时,碰撞到增大的、质地变硬的子宫,可能会引发深处的疼痛。
腰骶部酸痛:增大的子宫会牵拉盆腔组织,引起腰骶部的放射性酸胀感。
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子宫增大,内膜面积也随之增加,加上子宫收缩不良,导致月经像“决堤”一样,量大且不易停止,长期如此可能引发贫血。
压迫症状:如果子宫增大明显,可能会压迫前方的膀胱(导致尿频)或后方的直肠(导致排便感)。
三、 我该怎么办?如果您长期被上述问题困扰,特别是“非经期也坠胀”合并有痛经或月经量大的情况,请务必提高警惕。
建议您:
及时就医:去正规医院妇科进行检查。
首选检查:妇科超声是筛查腺肌症非常有效的手段。有经验的医生通过B超就能看到子宫肌层是否增厚、有无典型的“蜂窝状”或“栅栏状”改变。
明确诊断:医生会结合您的症状、妇科检查(感知子宫是否均匀性增大、质硬)和超声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四、 医生想对您说子宫腺肌症是一个慢性病,它虽不致命,却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活质量。请不要把“小肚子坠胀”简单地归咎于“体寒”或“劳累”,更不要一忍再忍。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科学管理至关重要。治疗方案因人而异,从药物控制(如曼月乐环、口服药)到微无创治疗,再到手术治疗,医生会根据您的年龄、症状严重程度及生育需求,为您制定个体化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