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除湿止带等功效。芡实的主要作用有改善脾虚泄泻、肾虚遗精、白带过多等,常用于治疗脾肾两虚引起的相关症状。

1、补脾止泻
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经,能够补益脾胃,收敛止泻。对于脾虚引起的慢性腹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芡实常与白术、茯苓等药材配伍使用,增强健脾效果。脾虚泄泻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含有芡实的中成药如参苓白术丸、健脾丸等。
2、益肾固精
芡实入肾经,具有补肾固精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遗精、滑精、早泄等症状。肾虚患者可能出现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夜尿频多等伴随症状。芡实常与金樱子、山茱萸等药材配伍,如金锁固精丸、五子衍宗丸等中成药均含有芡实成分。
3、除湿止带
芡实具有收敛固涩、除湿止带的功效,适用于妇女白带量多、质地清稀等脾肾两虚型带下病症。带下病患者可能伴有腰酸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临床上常将芡实与山药、白术等药材配伍使用,如完带汤、易黄汤等方剂均含有芡实。

4、抗氧化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芡实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芡实中的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能够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适量食用芡实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但需注意芡实作为中药材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改善记忆
芡实中的某些活性成分可能对神经系统有一定保护作用,动物实验显示其提取物具有改善记忆功能的潜力。但芡实改善记忆的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验证,临床上不建议单独使用芡实治疗记忆障碍类疾病。

芡实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材,既可入药也可用于食疗。日常可将芡实与粳米、山药等食材一起煮粥食用,有助于健脾养胃。但芡实性收敛,便秘患者不宜过量食用。使用芡实治疗疾病时,应在中医师指导下合理配伍其他药材,避免自行用药。脾胃虚弱者可适当食用芡实粥,但出现明显病症时仍需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