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原因及治疗
肩周炎可能由肩关节退行性变、外伤、慢性劳损、内分泌紊乱、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理疗、药物治疗、封闭治疗、关节松解术、功能锻炼等方式治疗。
1、肩关节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增长,肩关节周围肌腱、滑囊等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导致关节囊挛缩粘连。患者常表现为肩部隐痛、活动受限,夜间疼痛加重。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配合超声波等物理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外伤
肩部急性扭伤或骨折后未规范治疗,可能引发关节周围软组织纤维化。典型症状包括突发性肩痛、抬臂困难。急性期需制动休息,后期可尝试关节腔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减轻炎症,必要时行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
3、慢性劳损
长期重复性肩部动作如搬运重物,易造成冈上肌腱等部位反复微损伤。患者多主诉做特定动作时疼痛明显。建议调整工作姿势,疼痛发作时可短期使用洛索洛芬钠贴剂,配合针灸推拿等中医外治法。
4、内分泌紊乱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可能影响结缔组织代谢,增加患病风险。这类患者往往伴随原发病症状,需优先控制基础疾病,同时使用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营养关节,辅以爬墙训练等康复运动。
5、免疫因素
部分患者存在自身免疫异常,导致关节滑膜炎症反应。特征为持续钝痛伴晨僵,可能与其他关节症状并存。可考虑局部注射玻璃酸钠改善润滑功能,严重者需口服甲氨蝶呤片调节免疫。
肩周炎患者日常应避免提拉重物及过度使用患侧手臂,睡眠时注意肩部保暖。建议每周进行3-5次钟摆运动、毛巾牵拉等康复训练,训练强度以不加重疼痛为度。饮食上适当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肌肉萎缩,需及时复查评估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