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有少量出血要做哪些检查
子宫内有少量出血需进行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激素水平检测、宫腔镜检查等。子宫异常出血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病变、宫颈疾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妇科检查
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评估子宫大小、形态及附件区情况,观察宫颈有无糜烂、息肉或接触性出血。若发现宫颈赘生物需取样活检,排除宫颈癌前病变。检查前应避开月经期,48小时内避免性生活及阴道冲洗。
2、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可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占位及肌层病变。排卵期出血者内膜厚度多在8-12毫米,绝经后出血者内膜超过4毫米需警惕。超声能鉴别黏膜下肌瘤、内膜息肉等结构异常,对子宫腺肌症也有诊断价值。
3、宫颈细胞学检查
采用TCT或巴氏涂片筛查宫颈细胞变异,联合HPV检测可提高癌前病变检出率。检查前24小时禁阴道用药及冲洗,取样时可能伴有轻微出血,通常无需特殊处理。结果异常者需进一步行阴道镜活检。
4、激素水平检测
在月经周期第2-5天抽血查FSH、LH、雌激素、孕酮等,判断是否存在黄体功能不足、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问题。围绝经期女性需加测AMH评估卵巢储备功能。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
5、宫腔镜检查
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直观观察宫腔形态并定点取材活检,对子宫内膜增生、内膜癌的诊断准确率超过90%。术前需排除急性炎症,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腹痛及少量出血,2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
出现子宫异常出血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日更换棉质内裤。饮食上增加富含铁质的动物肝脏、菠菜等,预防贫血。记录出血时间、量及伴随症状,复查时提供给医生参考。40岁以上女性或出血持续超过3个月需重点排查恶性病变,所有检查结果应由专业妇科医生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