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退热药有什么
宝宝退热药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滴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羚羊角颗粒等。建议家长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1、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
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适用于3个月以上婴幼儿的发热缓解,该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作用。常见于普通感冒或疫苗接种后的发热,使用后可能出现轻度胃肠不适。对蚕豆病患儿需谨慎使用,服药期间避免同时服用其他含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复方制剂。
2、布洛芬混悬滴剂
布洛芬混悬滴剂适用于6个月以上婴幼儿,具有抗炎镇痛和退热三重作用,对中高度发热效果较好。常用于幼儿急疹或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可能引起消化道刺激症状。脱水患儿及哮喘儿童慎用,24小时内用药不超过4次,不可与阿司匹林同服。
3、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为复方制剂,含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伴鼻塞症状。2岁以下幼儿须严格遵医嘱使用,可能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服药期间禁止同时服用其他解热镇痛药,蚕豆病患儿禁用。
4、小儿柴桂退热颗粒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是中成药,含柴胡、桂枝等成分,适用于风寒感冒初起的低热。服药后需观察有无皮疹等过敏反应,不宜与滋补性中药同服。中药退热起效较慢,持续高热需及时就医,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5、羚羊角颗粒
羚羊角颗粒具有清热解毒功效,适用于小儿外感高热伴惊厥倾向的情况。需用温水冲服,不宜长期连续使用超过3天。脾胃虚寒患儿慎用,服药后出现腹泻应减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家长需注意监测宝宝用药后的体温变化和反应,发热期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减少衣物促进散热。多补充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辅助退热。体温超过39℃持续不退、出现抽搐或精神萎靡时需立即就医。退热药仅对症治疗,应配合医生查明发热原因,避免重复使用不同商品名的同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