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新生儿毛囊炎
新生儿毛囊炎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外用抗菌药物、调整衣物材质、避免过度包裹、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新生儿毛囊炎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皮肤屏障脆弱、汗液刺激、衣物摩擦、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
1、保持皮肤清洁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患处,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过度揉搓。清洗后需用干净棉巾蘸干水分,保持皮肤干燥。若出现脓疱,可用碘伏棉签局部消毒,但禁止自行挑破脓疱。
2、外用抗菌药物
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涂抹前需清洁双手。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皮肤红肿加重等过敏反应,若出现需立即停用并就医。
3、调整衣物材质
选择纯棉透气的衣物,避免化纤材质摩擦皮肤。衣物清洗后需阳光下暴晒消毒,新生儿出汗后应及时更换衣物,减少汗液对毛囊的刺激。
4、避免过度包裹
根据环境温度合理穿着,禁止裹多层衣物导致出汗过多。睡眠时被子厚度需适宜,可用手触摸新生儿颈背部判断体温,保持微温无汗状态最佳。
5、及时就医
若出现发热、脓疱扩散或皮肤硬结等表现,可能发展为疖肿或蜂窝织炎,需儿科或皮肤科就诊。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口服抗生素。
日常需注意喂养后及时擦净奶渍,避免残留液体滋生细菌;洗澡水温控制在37-38℃,时间不超过10分钟;指甲定期修剪防止抓伤感染;接触新生儿前务必洗手,患病家属应避免密切接触。若家庭其他成员有皮肤感染史,需彻底治愈后再护理新生儿,必要时可咨询医生进行预防性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