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厚是不是癌
子宫内膜增厚不一定是癌,多数情况下由激素水平异常、炎症等非癌性因素引起,少数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前病变或癌症相关。子宫内膜增厚主要与内分泌紊乱、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癌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通过超声检查、病理活检等方式明确诊断。
1、内分泌紊乱
长期雌激素水平过高或孕激素不足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异常增厚,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无排卵性月经等疾病。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增多等症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激素,或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改善代谢。
2、子宫内膜炎
慢性炎症刺激会使子宫内膜充血水肿,超声检查显示内膜增厚,常伴有下腹隐痛、异常阴道分泌物。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如头孢克肟分散片联合甲硝唑片,严重者可能需要宫腔灌注治疗。日常需注意会阴清洁,避免经期性生活。
3、子宫内膜息肉
息肉样增生可导致局部或弥漫性内膜增厚,表现为经期延长、点滴出血。宫腔镜检查能明确诊断,较小息肉可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等药物控制,直径超过1厘米的息肉需行宫腔镜电切术。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4、子宫内膜增生症
单纯性或复杂性增生属于癌前病变,与长期雌激素刺激有关,可能出现不规则子宫出血。诊断需依赖诊刮病理,轻中度增生可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重度不典型增生建议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内膜情况。
5、子宫内膜癌
绝经后阴道流血伴内膜增厚需高度警惕,癌变内膜常呈不均质增厚,可能伴随消瘦、贫血等症状。确诊需病理活检,早期可行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晚期需配合紫杉醇注射液等化疗。50岁以上肥胖、糖尿病女性属高危人群。
发现子宫内膜增厚应避免自行用药,需完善肿瘤标志物CA125检测和磁共振检查。日常保持规律作息,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限制高脂肪饮食摄入。围绝经期女性慎用雌激素补充剂,有家族肿瘤史者建议每年妇科检查。若出现异常出血持续超过2周,或绝经后再次出血,须立即就诊排查恶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