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疱疹怎么办
口腔疱疹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局部用药、口腔护理、饮食调整、预防传播等方式缓解。口腔疱疹通常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引起,表现为口腔黏膜水疱、溃疡及疼痛。
1、抗病毒治疗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若伴有发热或免疫功能低下,需静脉注射更昔洛韦注射液。治疗期间避免抓挠疱疹,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2、局部用药
溃疡面可涂抹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促进愈合,疼痛明显时使用利多卡因胶浆局部麻醉。合并细菌感染需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消炎,每日含漱3-4次。
3、口腔护理
进食后用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溶液漱口,保持口腔碱性环境。选择软毛牙刷轻柔清洁,避免损伤疱疹创面。儿童患者可由家长用棉签蘸取康复新液擦拭溃疡。
4、饮食调整
避免辛辣、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溃疡,以温凉流质饮食为主。可适量饮用绿豆汤、金银花露等清热解毒饮品,补充维生素B2片和锌制剂加速黏膜修复。
5、预防传播
患者餐具需煮沸消毒,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或亲吻。疱疹结痂前应暂停幼儿园或集体生活,接触疱疹后立即用肥皂洗手。免疫力低下者可通过注射带状疱疹疫苗预防复发。
口腔疱疹发作期间需保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愈后可定期用菊花、麦冬等中药代茶饮调节免疫力,复发频繁者建议检测免疫功能。若溃疡持续2周未愈或伴随高热、淋巴结肿大,需及时就诊排查其他口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