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腹泻是怎么回事
夏季腹泻可能由饮食不洁、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夏季腹泻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药物治疗、中医调理、预防感染等方式缓解。
1、饮食不洁
夏季气温高,食物容易变质,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可能导致腹泻。变质食物中的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会刺激胃肠黏膜,引发腹痛、水样便等症状。处理措施包括停止食用可疑食物,饮用淡盐水补充电解质,必要时就医。
2、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肠道病毒在夏季活跃,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后会出现突发性水样腹泻,可能伴随呕吐、低热。病毒性腹泻具有自限性,需注意隔离消毒,可使用蒙脱石散等药物缓解症状,婴幼儿需警惕脱水。
3、细菌感染
志贺菌、大肠杆菌等病原菌通过生冷食物传播,引发细菌性痢疾,表现为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确诊需粪便培养,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同时补充益生菌调节菌群。
4、寄生虫感染
食用未煮熟的淡水鱼虾可能感染贾第鞭毛虫,饮用污染水可能感染阿米巴原虫,导致慢性腹泻伴腹胀。需通过粪便检测确诊,使用甲硝唑片、替硝唑胶囊等抗寄生虫药物,注意饮食彻底加热。
5、胃肠功能紊乱
夏季贪凉饮冷可能诱发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与内脏高敏感性相关。建议避免冰镇食物,腹部保暖,可遵医嘱使用匹维溴铵片调节胃肠蠕动,配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修复黏膜。
预防夏季腹泻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隔夜饭菜,瓜果彻底清洗,海鲜充分加热;外出就餐选择卫生达标餐厅;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冰箱定期清洁,生熟食分开存放;出现持续腹泻伴发热、血便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滥用止泻药掩盖病情。日常可适量饮用淡绿茶、吃蒸苹果等收敛性食物辅助调理胃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