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疱疮是怎么引起的
脓疱疮可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感染、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局部消毒、外用抗生素、口服药物、隔离防护、增强免疫力等方式治疗。
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脓疱疮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该细菌通过皮肤微小破损侵入,产生毒素导致表皮松解形成脓疱。典型表现为薄壁水疱迅速变为脓疱,周围伴有红晕。治疗需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严重时可口服头孢氨苄胶囊。保持创面清洁干燥有助于恢复。
2、链球菌感染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常引起大疱性脓疱疮,多见于儿童。细菌通过接触传播,在湿热环境中更易繁殖。特征为2-5厘米的大疱,疱液初清后浑浊,破溃后形成蜜黄色结痂。建议使用青霉素V钾片或红霉素软膏,同时需对患儿衣物进行煮沸消毒。家长需注意避免患儿抓挠皮损。
3、皮肤屏障受损
湿疹、虫咬、擦伤等导致的皮肤完整性破坏会增加感染风险。受损部位失去防护功能,细菌易于定植繁殖。表现为原皮损周围出现群集性脓疱,可能伴有灼热感。日常应避免搔抓,使用生理盐水湿敷后涂抹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建议选择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
4、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HIV感染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更易发生重症脓疱疮。免疫缺陷导致细菌清除能力下降,感染易扩散形成深脓疱或溃疡。除常规治疗外,需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静脉输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患者应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C片剂。
5、接触传染
密切接触感染者或共用毛巾等物品是重要传播途径。托幼机构、体育场馆等集体场所易暴发流行。皮损多始发于暴露部位,呈卫星状分布。治疗期间应隔离患者,对其接触过的物品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接触者可用氯己定溶液进行皮肤预防性消毒。
脓疱疮患者应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处,避免使用碱性肥皂。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的鸡蛋、鱼肉及新鲜蔬菜水果。恢复期间暂缓游泳等公共活动,衣物需单独洗涤并在阳光下暴晒。若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或皮损扩散等情况,须立即就医进行系统治疗。家长对患儿使用的玩具、文具应定期用酒精棉片擦拭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