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破伤风是哪类传染病
新生儿破伤风属于乙类传染病,是由破伤风梭菌经脐带侵入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尘埃和动物粪便中,当分娩过程中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切断脐带,或产后对脐带处理不当,细菌即可通过脐部创面侵入新生儿体内。该菌产生的痉挛毒素会攻击神经系统,导致特征性肌肉强直和阵发性痉挛。典型表现为出生后4-7天出现吸吮困难、牙关紧闭、苦笑面容,继而发展为角弓反张、呼吸肌痉挛等严重症状。
预防关键在于规范接生操作,所有接生器械必须高压灭菌,脐带残端需用碘伏严格消毒并保持干燥。对未在无菌条件下分娩的新生儿,应尽早肌注破伤风抗毒素进行被动免疫。孕妇产前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可有效通过胎盘传递抗体,使新生儿获得保护。目前我国将新生儿破伤风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要求医疗机构24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并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预防。
家长发现新生儿出现拒奶、肌张力增高或异常哭闹时须立即就医,治疗需在重症监护室进行,包括伤口清创、抗毒素中和游离毒素、镇静解痉及支持治疗。恢复期要注意喂养体位管理,避免呛咳引发吸入性肺炎。日常护理中需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接触婴儿前后严格洗手,奶瓶等用品每日煮沸消毒,居室定期通风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