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拉稀怎么回事的
婴儿拉稀可能由喂养不当、乳糖不耐受、病毒性肠炎、细菌性肠炎、过敏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乳糖酶、抗感染治疗、回避过敏原等方式干预。
1、喂养不当
喂养过量或辅食添加过早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薄。建议家长遵循少量多次喂养原则,6月龄前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添加辅食时从单一食材开始逐步过渡。
2、乳糖不耐受
原发性或继发性乳糖酶缺乏会导致未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发酵,出现水样便、腹胀。可暂时改用低乳糖配方奶,或遵医嘱使用乳糖酶颗粒如儿歌乳糖酶辅助消化。
3、病毒性肠炎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可引起蛋花汤样便,伴有发热、呕吐。需及时补液预防脱水,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如思密达、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如妈咪爱等药物。
4、细菌性肠炎
沙门氏菌等感染时可能出现黏液脓血便,需进行大便培养确诊。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
5、食物过敏
牛奶蛋白或鸡蛋过敏常伴随湿疹、血丝便。家长需记录饮食日记,回避可疑过敏原,必要时更换深度水解配方奶粉。
护理期间需密切观察婴儿精神状态和尿量,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会阴并涂抹护臀霜,母乳喂养的母亲应避免进食生冷刺激食物,若出现持续发热、血便、尿量减少或囟门凹陷等脱水表现,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