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饮食注意事项
肠梗阻患者饮食应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避免高纤维、难消化及产气食物。肠梗阻可能与肠道粘连、肿瘤、粪石嵌顿等因素有关,需根据梗阻程度调整饮食方案。
不完全性肠梗阻可尝试少量清流质饮食,如米汤、过滤蔬菜汤、稀释果汁等,每日分6-8次摄入,每次不超过100毫升。这类饮食能减少肠道负担,同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需观察排便及腹胀情况,若出现呕吐或腹痛加重应立即停止进食。完全性肠梗阻需严格禁食禁水,通过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机体需求。此时任何经口进食都可能加重肠管扩张,增加肠穿孔风险。术后恢复期应从水样食物逐步过渡到低渣饮食,初期选择藕粉、蒸蛋羹等低残渣食物,2-3天后可尝试软烂面条、鱼肉泥。恢复过程中须避免牛奶、豆类等易胀气食品,烹调方式以蒸煮为主,禁用油炸、烧烤等加工方法。
肠梗阻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进食习惯,康复期每日饮水量需达到1500-2000毫升。可适当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口服补液盐散调节电解质,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若出现反复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应及时复查腹部CT或造影检查,排除机械性梗阻复发可能。长期便秘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肠道功能,但禁用刺激性泻药以免诱发肠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