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内窥镜检查有哪些
肺癌的内窥镜检查主要有支气管镜检查、纵隔镜检查、胸腔镜检查、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荧光支气管镜检查等。这些检查可帮助明确病变性质、范围及分期。
1、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镜是经口鼻插入的柔性内窥镜,可直接观察气管及支气管黏膜病变。适用于中央型肺癌诊断,可进行活检、刷检或灌洗获取标本。检查前需禁食6小时,术后可能出现咽喉不适或少量出血。
2、纵隔镜检查
通过颈部小切口置入纵隔镜,观察纵隔淋巴结情况。常用于肺癌分期,判断N2/N3淋巴结转移。需全身麻醉,术后需监测有无气胸、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3、胸腔镜检查
经胸壁切口插入胸腔镜,直接观察肺表面及胸膜病变。适用于周围型肺癌诊断和分期,可同时进行楔形切除等治疗操作。检查后需留置胸腔引流管24-48小时。
4、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
结合支气管镜与超声技术,对纵隔淋巴结或肺门肿块进行精准穿刺。能提高小病灶取材成功率,减少血管损伤风险。检查前需评估凝血功能。
5、荧光支气管镜检查
利用肿瘤组织对荧光物质的特殊摄取特性,增强早期癌变病灶的显影效果。适用于原位癌或微小浸润癌筛查,需静脉注射光敏剂后避光48小时。
接受内窥镜检查后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2-3天。支气管镜检查后需禁食水2小时以防误吸,纵隔镜或胸腔镜检查后需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所有检查后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或发热需及时就医。建议戒烟并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高危人群每年检查1次。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二手烟及职业致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