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人工耳蜗的适应症

发布时间:2019-09-1759240次浏览

人工耳蜗的适应症包括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再就是用了助听器之后听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而且诊断的病变部位是在耳蜗,如果是小孩子,手术的时间,最好是在12个月到5岁之间。

现在不少人因为先天性或者后天性的一些因素导致耳聋现象,能力以及语言功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人工耳蜗是一种通过电极刺激听觉神经的方式让耳聋的人恢复或者是重建听觉的电子装置,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耳聋的方式。那么人工耳蜗的适应症有哪些?

一、人工耳蜗的适应症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手术,有严格的适应症,首先就是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再就是使用了助听器或者是其他的助听装置之后,听觉能力并没有明显改善,而且诊断的病变部位是在耳蜗。如果是语前耳聋,需要在12个月到5岁之间进行手术,这样有助于患儿进行语言学习。

二、人工耳蜗植入需要注意什么

1.术后两周内不能洗头

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之后,两周之内不能洗头发,不过一周之后可以用热毛巾它是头部伤口以外的部位,在术后两周内如果洗澡必须要用浴帽来对头部进行保护。两周之后虽然可以洗头,但是不能够用指甲骚挠人工耳蜗植入部位。

2.避免强磁场靠近头部

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患者,平时要尽量的避免强磁场靠近头部,尤其是不能靠近人工耳蜗植入体周围。

3.避免强大电磁波通过头部

人工耳蜗植入体当中含有密集的电路,最害怕的就是静电和强电磁波。平时接打手机没有问题,但是不能够做头部的超短波和微波治疗,也要避免在广播以及电视的大功率发射天线附近逗留。尽量穿纯棉的内衣,以免产生静电,如果穿的是毛衣或者是化纤类衣物,最好不要去玩塑料滑梯,否则可能会产生静电,影响到人工耳蜗的功能。

4.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术后患者一定要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因为这些感染能够通过咽鼓管入侵耳内,从而导致急性中耳炎,严重影响到人工耳蜗的正常使用。

相关推荐

02:12
戴耳机耳朵会聋吗
正确佩戴耳机耳朵不会聋。有的人戴耳机听音乐声音开得特别大,甚至有的人戴着耳机听音乐,晚上睡觉的时候戴着,睡着了以后耳机还是一直开着。戴耳机本身对耳朵没有大的影响,但是从耳机长期发出特别尖、糙的声音可导致噪声性的耳聋或者耳鸣出现。特别是年轻人常年的这样戴耳机,就有可能会导致噪声性耳聋,到医院一检查,发现这个人双侧耳朵在2000Hz-4000Hz这个地方有明显的神经性耳聋,就会直接问他是不是长期戴耳机了,跟这个是有关系的。
什么是传导性耳聋
声音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传入内耳,一种是空气传导,另一种是叫骨传导。但在正常情况下,听到声音是以空气传导为主,空气传导自然界的声音通过声波的振动被耳廓收集,然后通过外耳道的传递到达鼓膜,引起鼓膜和听骨链的机械性振动。听骨链的振动被传导到镫骨足板的振动,然后镫骨足板的振动,通过前庭窗传入内耳外淋巴,这种途径就叫做空气传导,也称为气导。其中外耳和中耳属于在传导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部分。当这两部分其中任意一点发生病变时,就会造成声波在传入内耳的过程中受到阻碍,发生听力的下降。同时就是耳蜗以及耳蜗以上的功能,神经的部分功能,没有任何损伤,而是由于声音由外耳、中耳传入的过程中导致的耳聋,称为传导性耳聋。
语音时长 01:50

2020-07-21

54637次收听

传导性耳聋的危害
传导性耳聋会影响患者与周围人的日常言语交流,重度的传导性耳聋,会造成患者对自然界所有声音感知能力的丧失。如果重度传导性耳聋发生在小儿,会造成言语发育迟缓,甚至言语发育能力丧失,长期的传导性耳聋,影响与人日常交流的同时,还会对于心理状态有很大影响。耳聋造成的听力障碍经常会因为听不太清楚别人说话,而造成误会,影响患者的人际关系,而且会因为听力障碍无法交流,而远离人群或被主流社会隔离。重度的传导性耳聋,会对自然界所有声音感知能力的丧失,尤其是警报声或者是与安全相关的声音也无法感知,会出现危及生命的安全问题。即使是中度的传导性耳聋患者,也会由于在日常工作当中,无法有效地和别人对话,或者是听不清别人讲话,错过重要的信息,而影响工作和个人业务发展。在儿童的语言发育期内,传导性耳聋会大大影响小儿的说话能力,如果言语能力丧失,对小孩的心理健康会有很大影响。
语音时长 02:06

2020-07-21

53273次收听

耳聋能治好吗
耳聋可以治好。神经性耳聋可选择改善内耳微循环或者扩张血管药物,中耳炎所导致的耳聋,可选择抗生素治疗或者选择手术治疗。
耳聋的治疗方法
耳聋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也就是“五炎一聋”,聋就是指耳聋。耳聋的治疗方法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药物治疗,一个是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方面主要的是针对耳聋的原因,比如耳聋与血液循环障碍,或者是与病毒感染这些方面,或者是与细菌感染这些方面有关。与细菌感染的,我们用抗生素;与病毒感染的,我们用抗病毒的药物;与血液循环障碍或者是神经损伤,我们可以用活血化瘀的中成药,可以用甲钴胺、苏肽生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还有一些其他的辅助的药物,比如一些溶解血栓的药,还有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手术的治疗方法,我们要看患者不同的手术的指征,比如患者有先天性的耳聋,那么手术可能是人工耳蜗的植入手术。如果患者是慢性中耳炎导致的听骨链的损伤,那么可能要做听骨链的成型手术,所以我们要根据它不同的病变来采取相应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42

2020-02-20

51327次收听

02:05
耳聋的原因
耳聋的原因有很多种,首先要明确它是突发性耳聋还是渐聋。突发性耳聋就是突然出现的听力的下降。这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里进行治疗,不要超过它的最佳治疗时机。一个月之内都可以采取输液,通过营养神经、溶栓、扩血管包括激素缓解突发性耳聋的症状。如果是逐渐减退的听力,中医叫渐聋。这种渐聋的情况是很难预防的。所以平时如果想缓解这种情况,就需要避免噪音接触,避免接触大音量的声音,还有长时间的噪音的接触,都需要减少。治疗上并没有一些特别好的方法,只能是听力下降到一定程度进行助听器的佩戴。
人工耳蜗使用寿命
很多人有耳聋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积极进行治疗,需要佩戴人工耳蜗,人工耳蜗的使用寿命是非常长的,在70年到90年左右,保质期一般是10年左右,想要延长人工耳蜗使用寿命正确的佩戴方法非常重要,应该咨询专业医生,平时做好保护措施。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什么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使用一种客观、无创的听力学检测方法,对所有出生的新生儿做听力筛查,检测结果用于区分正常和可能异常的人群。当听力筛查没有通过的时候,只是提示家长,这个孩子有可能存在听力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复查;进一步诊断,才能最终确诊孩子是否存在听力障碍。听力筛查现在作为国家一项免费的先天性疾病筛查的方案,已经在全国各地的助产机构开展。即每一个新出生的小宝宝,都将接受这个检查,家长都会获得相关的检测结果,要根据检测结果上提示的注意事项做下一步工作,或者是进行长期的听力学监测,或者是到指定的机构进行听力学的进一步检查。
语音时长 01:26

2018-09-21

56418次收听

02:01
什么是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主要用于区分正常和可能异常的新生儿。也就是用一种客观以及无创的听力学检测方法,对于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听力筛查,目前作为国家的一项免费的先天性疾病筛查方案,已经在全国各地的助产机构开展起来。如果在孩子的听力筛查没有通过的情况下,需要提示家长的是,没有通过听力筛查的孩子,有可能存在一些听力方面的问题,需要再次对新生儿进一步复查。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在进行进一步的诊断以后,才能够最终确诊孩子是否存在听力缺陷的问题。每一位新出生的小宝宝,都将会接受此项检查,并且家长可以获得相关的检测结果。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检测报告的结果,到指定的机构,进行听力学的进一步检查。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症听力能否恢复到正常水平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听力下降后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因为这是不可逆的病变。一旦听力下降影响孩子的语言交流,就应该及时佩戴助听器;如果助听器佩戴之后效果仍然不好,影响到孩子的语言发育,应该尽早手术植入人工耳蜗。
语音时长 03:26

2018-08-10

51892次收听

02:08
孩子听力筛查没通过怎么办
肛裂的症状包括出血和大便前后疼痛,出血比痔疮多,疼痛时间可达4小时。肛裂作为肛肠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痔疮。其症状与痔疮具有相似性,所以要注意区别和鉴别诊断。肛裂和痔疮相比都会有出血,但肛裂的人会疼痛,大便前后都会疼痛。建议最好马上来医院,及时治疗就诊。
02:13
孩子中耳炎注意事项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由于可以反复发作,家长要预防孩子的上呼吸道感染。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往往伴随着分泌性中耳炎的发作,所以要预防上呼吸道的感染,而且这是中耳炎最主要的预防方法。家长要增加孩子的抵抗力,饮食均衡,睡眠充足。如果孩子在哺乳期,家长也要特别小心,要掌握正确的哺乳动作姿势,避免误吸、呛奶。乳汁或者奶液可以通过咽鼓管到中耳引起逆行感染中耳炎,导致中耳炎的发作。因为儿童的咽鼓管和成人的咽鼓管不同,比较短、比较平、比较宽,尤其容易发生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正确认识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植入可以帮助重度或极重度耳聋者通过听觉更好地与人交流,借此他们可获得更多的受教育及就业机会,使他们重新回归主流社会。人工耳蜗虽然给重度和极重度耳聋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患者都可以植入人工耳蜗,并且对人工耳蜗也要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
哪些耳聋适合做人工耳蜗植入
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重度耳聋的重要手段,已经帮助全世界数十万聋人走出了无声世界。可是哪些耳聋患者适合做人工耳蜗植入呢?什么时候接受这种治疗是最佳时机呢?
老年性耳聋的形成原因
外耳负责收集声音,经中耳的鼓膜和听小骨传导至内耳,内耳的毛细胞负责感受声音并区分不同的音调,毛细胞再讲声音信号通过听觉神经传入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从而能够告知声音并正确区别。所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造成听力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