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容易羊水栓塞
高龄产妇、多胎妊娠、胎盘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剖宫产史人群容易发生羊水栓塞。羊水栓塞是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发的急性并发症,起病急骤且危险性高。
1、高龄产妇
35岁以上孕妇因血管内皮功能下降,分娩时宫颈撕裂或子宫收缩过强易使羊水通过破损血管进入循环系统。这类人群需加强产前监测,出现呼吸困难或血压骤降时应立即终止妊娠并启动抢救流程。
2、多胎妊娠
双胎及以上妊娠会导致子宫过度膨胀,分娩时宫腔内压力显著增高。当发生胎盘早剥或子宫破裂时,大量羊水可能经子宫静脉窦进入母体,临床表现为突发性凝血功能障碍。建议多胎孕妇选择有抢救条件的医院分娩。
3、胎盘异常
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会造成子宫下段血管异常开放,羊水成分更易通过剥离面进入母血。此类孕妇分娩时可能出现无法解释的产后出血,需提前备好氨甲环酸注射液、纤维蛋白原浓缩剂等凝血药物。
4、妊娠期高血压
子痫前期患者存在全身小血管痉挛,血管内皮损伤使羊水中的胎脂等物质更易触发炎症反应。这类孕妇突发意识丧失伴DIC时,需立即使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对抗过敏反应,同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纠正凝血功能。
5、剖宫产史
既往子宫手术形成的瘢痕组织在分娩时可能发生破裂,羊水经子宫肌层断裂的血管进入循环。对于有两次以上剖宫产史的孕妇,建议择期剖宫产避免宫缩诱发瘢痕破裂,术中需备好肾上腺素注射液等抢救药品。
建议所有孕妇规范进行产前检查,尤其存在高危因素者应在三级医院建档。分娩过程中出现寒战、烦躁等前驱症状时,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产后注意观察出血量及凝血情况,保持会阴清洁预防感染,避免剧烈活动促进身体恢复。日常饮食注意补充铁剂和优质蛋白,维持血红蛋白水平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