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孩子被宠物咬伤后怎么办

53620次浏览

孩子被宠物咬伤后可通过冲洗伤口、消毒处理、包扎止血、接种疫苗、观察症状等方式处理。宠物咬伤通常由动物攻击、玩耍误伤、防护不足、动物疾病、伤口感染等原因引起。

1、冲洗伤口

立即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有助于减少动物唾液中的病毒和细菌。冲洗时从伤口中心向外周打圈清洁,避免用力揉搓导致组织损伤。若伤口较深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进行内部冲洗。

2、消毒处理

冲洗后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或75%酒精进行消毒,破损伤口应选用刺激性较小的苯扎氯铵溶液。家长需注意不要使用红药水或紫药水等染色消毒剂,以免影响医生对伤情的判断。消毒范围应超过伤口边缘3厘米。

3、包扎止血

清洁消毒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轻微出血可加压包扎5-10分钟。若出血量较大或呈喷射状,家长需立即用止血带在近心端结扎并记录时间,每隔15分钟放松1分钟防止组织坏死。禁止使用烟灰、泥土等不洁物止血。

4、接种疫苗

所有开放性伤口均需评估狂犬病暴露风险,二级以上暴露需接种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病疫苗。家长应携带孩子24小时内前往定点医疗机构,医生会根据咬伤部位、动物种类等情况决定接种程序。破伤风免疫史超过5年者需加强接种。

5、观察症状

处理后72小时内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是否出现发热、伤口红肿化脓、肢体麻木等症状。被猫狗咬伤后10日内要确认动物是否存活,若动物死亡或失踪需立即补种疫苗。记录动物特征和咬伤时间有助于医生判断感染风险。

家长应教育孩子不要随意逗弄陌生动物,与宠物玩耍时避免直接接触面部。家中饲养宠物需定期接种疫苗并修剪指甲,婴幼儿与宠物接触时应有成人监护。被咬伤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如鸡蛋羹、鱼肉泥等促进组织修复。若出现伤口持续疼痛、发热超过38.5℃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被猫狗咬伤了怎么急救
狗和猫咬伤后的急救,需要根据被咬伤的面积大小以及伤口的深浅进行处理。首先如果被咬伤后伤口不是太大,只是出现局部皮肤的破损,建议可以用肥皂水反复冲洗受损的皮肤,减少局部的病原微生物,并使用碘伏局部消毒。其次需要在24小时内去医疗机构接种狂犬疫苗,也可以根据受伤的具体情况同时接种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或者破伤风免疫血清。如果咬伤出现肌肉的损伤,则需要及时的拨打120去医院处理,除了彻底的局部清创处理之外,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受损肌肉的缝合以及接种破伤风疫苗等。
语音时长 01:06

2021-04-19

88474次收听

狗咬伤后有什么症状
被狗咬伤后,伤口处会有剧烈的疼痛感,还会有出血的表现;如果护理不当,伤口会感染。被狗咬伤后要注意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否则会出现狂犬病,此时患者会有恐水症、对声光风特别敏感、伤口痛麻等症状,一般患者会在发病6天内昏迷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