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婴儿口腔有白膜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19-10-2569606次浏览

家长在给婴儿喂食或者婴儿哭闹时,偶尔会发现婴儿口腔黏膜上有白膜,虽然用棉签稍用力可把白膜擦掉,但这可能是婴儿患了口腔念珠菌病或叫雪口病,这个的话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鹅口疮。雪口病指的是由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口腔黏膜病,一般多见于新生儿又叫新生儿雪口病,主要表现为患儿口腔黏膜出现广泛充血、发红。

常常发现一些婴儿口内出现一层白膜,很多家长对这个情况也是云里雾里,一般看着孩子不吃饭的话,整日的哭不停也会很担心。这种情况也是鹅口疮引起的,在这里我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一下。
  1、鹅口疮的别称是雪口病,白念菌斑,以及鹅口白疮等,这个的话是属于一种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对于营养不良或者是身体衰弱的婴幼儿而言容易患上这个病。患儿口腔和全身症状一般比较轻微,还有一些患儿会出现流口水、哭闹、不吃奶、烦躁不安等症状。雪口病的治疗原则以局部抗真菌治疗为主,可采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患儿口腔,其他具体用药的话以正规医院医生面诊指导为主。
  2、如果母亲患有阴道炎或者其他妇科疾病,再或者就是孩子在出生时受到感染;以及哺乳时奶头没有清理干净等等都会造成新生儿鹅口疮,这个时候也是需要及时看医生的。通常情况下,妈妈在喂奶前要用2%碳酸氢钠清洗乳头,然后再用清水把乳头清洗干净,用药2~3天后,宝宝嘴里的白色假膜可消失,不过不能过早停药,毕竟停药太早的话病情容易复发,因此建议连续用药1-2周再停药。
  3、鹅口疮的病原体属于真菌微生物,这种病菌一般是在口腔或者其他的部位,这个病的话平时是不会发病的,除非是在抵抗力弱的情况下,才会发病。鹅口疮的治疗要服用抗生素或者采用外用药来治疗,平时孩子在饮食上要注意卫生,多喝开水。口疮很容易治疗,自己可以到药店购买制霉菌素,将其研成末,然后与鱼肝油滴剂调匀,均匀的涂搽在创面上,大概4小时用药一次,效果显著。

相关推荐

02:59
1岁宝宝嘴巴里面长小白泡泡是怎么回事
一岁宝宝嘴巴里长水泡,一般提示是病毒感染,最常见的就是手足口病。如果不仅口腔内有泡泡,手心、脚心这些部位也有泡泡,可以确诊是手足口病,这往往是柯萨奇病毒感染所引起来的。如果伴有明显的发烧、精神状态都不好,有可能是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就可能会变成重症手足口病,甚至有生命危险,还会出现神经系统的病变。当然,有的宝宝嘴里长小泡泡,也可能是口腔溃疡。鹅口疮的早期,也是小的白点儿在嘴里头,如果不严重,也是可以出现类似于泡的改变,这是比较少见的。
01:49
宝宝鹅口疮疼吗
宝宝鹅口疮一般是有一定疼痛的,尤其是当他喝奶的时候,受到这种温度的刺激,或者是吃一些食物的刺激的情况下,往往会有明显的疼痛,这会影响他的吃奶,吃奶都会有哭闹,或者是吃几口就不吃了。鹅口疮是一种真菌的感染,而且长期的真菌的感染,还会引起深部的真菌病,所以说小孩的鹅口疮必须去医院进行就诊,而且要给他合适的治疗,给他外用一些抗真菌的药物,把鹅口疮治愈了,才能够好转。
新生儿鹅口疮能自愈吗
鹅口疮属于一种真菌感染,也是存在自愈可能性的。所以对于比较轻的患者,也可以不用药物来进行治疗,或者是少用药物。一般在身体的抵抗力好转之后,肠道的菌群正常建立,抵抗力也会逐渐的正常,所以就会有自愈的可能性。但是对于新生儿的抵抗力由于往往较弱,同时也可能会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所以说除了选择一些碱性的溶液进行口腔黏膜的擦洗之外,还需要针对哺乳的器械和被褥等方面进行清洗和消毒的处理,这样才可以防止真菌的交叉感染,避免影响到病变的愈合的过程,影响患儿的健康。
语音时长 01:00

2021-04-09

66660次收听

新生儿鹅口疮怎么回事
新生儿的鹅口疮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多数是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新生儿一般都是由于身体抵抗力低下,再加上不注意卫生,从而导致发病。鹅口疮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在宝宝的口腔黏膜上出现了一些散在的白色的病损,宝宝会出现拒食和哭闹的现象。对于宝宝发生鹅口疮之后不需要过度的担心,一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小苏打的溶液,或者是霉菌素液进行口腔黏膜的擦洗,这样就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平时也要注意让宝宝多晒太阳,被褥和玩具,哺乳的器械,最好也能够做到每天清洗消毒。
语音时长 01:02

2021-04-09

103271次收听

什么是小儿鹅口疮
鹅口疮是因为霉菌导致的口腔感染。多见于慢性腹泻、营养不良的孩子,或长期应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孩子,以及奶头、食具清洁不到位,使霉菌侵入口腔黏膜引起的一种疾病。一般来说要是孩子出现了鹅口疮,那么会在孩子的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乳凝快样物,微微高出粘膜面,初起时成小片状,逐渐融合成大片,形似奶块,但与奶块不同,鹅口疮不易擦掉,强行剥落后,局部粘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迅速生长。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的带孩子去医院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使用一些抗病毒消炎的药物,可以给孩子清洗一下口腔,同时再口服一些药物辅助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一定要注意给孩子多喝水,保证饮食卫生,以及口腔清洁,如果长期治疗症状没有缓解,可能就需要到口腔科就诊给孩子输液治疗。
语音时长 01:43

2019-12-26

58514次收听

新生儿鹅口疮能自愈吗
新生儿常见的鹅口疮有可能是由妈妈的一个产道的真菌感染,或者是因为哺乳时污染了奶头或者是奶具获得一个感染,导致念珠菌在口腔黏膜形成白色斑膜,另外还有可能就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者是腹泻、营养不良,抵抗力比较弱的新生儿。当宝宝出现了鹅口疮,如果症状轻,宝宝精神状态好,比如体重增长还可以,吃奶还好,没有明显的哭闹不安,没有明显的发热等这种情况是有一定的自愈性的。如果宝宝抵抗力差、症状严重,吃奶不好,还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就可能很难自愈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去医院就诊,之后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因为新生儿的抵抗力是很弱的,就算一些正常的真菌和正常的细菌都有可能导致宝宝致病,引起他的一些真菌或者细菌的感染。
语音时长 01:35

2019-12-26

59106次收听

婴儿鹅口疮怎么处理
婴儿鹅口疮是新生儿会遇到的一类问题,鹅口疮是需要及时治疗的,一般的处理方法是直接在医院进行药物治疗,有专门针对婴儿鹅口疮涂抹的药物,一般使用一段时间就会痊愈的。婴儿鹅口疮只要及时治疗都是可以恢复的很快的,所以家长对于这一类问题需要特别重视。
新生儿鹅口疮能治愈吗
新生儿鹅口疮是常见性疾病,一般是由于新生儿自身体内菌群失调,抵抗力过差引起的疾病。虽然极易反复发作,但是并非不治之症,通过系统性的治疗还是能够治愈的。目前对于新生儿的口疮的治疗主要以局部治疗为主,可以外涂抗真菌,感染类的药物与患儿口腔内每天2~3次,连续涂抹一个星期,病情便可好转。
新生儿鹅口疮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新生儿鹅口疮在临床上,其主要的方法为局部用药以及全身性用药。局部用药主要是将治霉菌素,研成末状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抹在患处;而全身用药是对症状严重的患儿通过给予抗生素类的药物,进行综合性的治疗。虽然新生了鹅口疮并非严重的疾病,治疗上方法也较多,但是治疗时切勿走进治疗误区。
02:13
婴儿鹅口疮怎么治疗
婴儿鹅口疮,一般是用碱性溶液进行治疗,比如2%-5%的碳酸氢钠,也就是小苏打,进行漱口。也可局部涂擦冰硼油、制霉菌素混悬剂等,一般效果良好。同时要为婴儿加强营养,特别应该适量增加维生素B2和维生素C。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预防,如果产妇有霉菌性阴道炎,应该积极治疗,切断传染途径。婴幼儿进食的餐具应该洗干净再蒸10到15分钟。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清水清洗乳头和乳晕,经常洗澡,换内衣,每次换孩子的时候要洗手。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应该定期拆洗,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与家长的分开并定期消毒。婴幼儿应经常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幼儿,用具不可混用。
鹅口疮的症状
鹅口疮的症状是在口腔内部,其实口腔内部任何一个部位都可能出现一个白色的膜状的这种皮疹,如果刮,它可能能够去掉,但是小孩没有明显的疼痛的感觉。进食一般不是太受影响,但是如果这个鹅口疮合并感染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疼,可能孩子进食受一些影响。多数的情况下,只是能看到口腔内部的白色的膜状的疹子,没有伴有发热或者精神状态不好,它的临床症状比较容易看出来,可以通过口腔黏膜的判断。一般鹅口疮没有特殊的临床症状,就是其他的临床症状并不是具备的,主要是通过口腔内部皮疹的判定。
语音时长 01:21

2019-05-20

65484次收听

01:33
什么是鹅口疮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在婴幼儿时期可能出现口腔内的白色粘膜。在体弱的成年人中亦可发生。一、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小孩吃奶或奶瓶不干净,或小孩啃玩具等不良习惯造成,这些菌在口腔黏膜附着之后引起鹅口疮,主要的因素是入口的卫生问题。此外与自身的免疫状态也有关。二、如果宝宝的鹅口疮反复发作,可以小心地刮下一点白斑送到检验室检测,通过检验能够确定酵母菌的类型,以便医生能更准确给宝宝用药。
01:33
鹅口疮症状
鹅口疮的临床症状比较容易看出,可以通过口腔黏膜判断,一般情况下口腔黏膜会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严重的会伴有发热症状。一、在口腔内部任何一个部位,都可能出现白色的膜状的皮疹,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黏膜上。二、在感染轻微时,白斑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在进食时有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怎么判断是不是鹅口疮
判断鹅口疮,可以先检查宝宝的口腔,如果出现了白色斑块,擦掉斑块后会留下红色伤口,就有可能是鹅口疮。然后可以观察宝宝情绪,一般患儿会躁动不安。宝宝长时间流口水,也有可能是鹅口疮导致的。要预防这种病,可以经常用碱性水给孩子漱口,注意消毒玩具,喂奶后要冲洗孩子口腔。
什么是鹅口疮
鹅口疮是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患有这种疾病的时候,患儿的口腔黏膜会有白斑,病情严重时还会因为口腔疼痛而烦躁不安,啼哭不止,出现发烧,恶心呕吐,声音嘶哑,拒吃奶等症状,引起败血症等并发症,所以出现鹅口疮后,要及时用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