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手术后腿部血栓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11-0452250次浏览

在平常生活中,如果做完手术之后,一定要将腿骨适当的活动一下,防止血栓的形成。平常可以将四只进行抬高或者是选择性的制动,不能绝对的卧床休息,如果出现腿部血栓的话,要适当的活动,或者是进行手术药物以及来帮助溶解血栓。

做完手术之后,如果腿部没有经常的活动一下,那么很容易形成血栓。比较常见的有静脉血栓和动脉血栓,所以要根据情况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缓解。那么,手术完之后有血栓的话应该怎么办呢?应该采取哪种方法能够彻底的治疗呢?
  1、适当地进行运动
  在做完手术之后,因为长期卧床没有运动,所以很容易形成血栓。血栓形成的原因是因为腿部的血液没有顺畅的流通,所以形成这种情况,所以在治疗上面应该及时,可以在血栓形成的两星期之内适当的活动一下腿部,这样的话能够帮助血液进行循环流通,而且也可以采用抗凝或者是促进血脉回流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2、腿部按摩
  如果患者的腿部不方便进行,活动的话,可以让家属或者是医疗人员帮助进行按摩。具体的就是要采用抗凝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可能这种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因为它是一种长期的方式。恢复时间的话大概是在几个月到半年的时间。所以根据患者的情况不同,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
  3、手术治疗
  如果形成的血栓程度比较严重的话,那么则需要进行手术来将血栓取出。根据临床的研究表明,每年因为血栓导致的患者死亡率也是比较高的。目前关于腿部血栓的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是以服用药物为主,但是如果情况比较严重的话,还是采用手术治疗。可以配合着使用一些溶血栓的药物来进行缓解,在早期的时候效果会比较好。
  以上就是我们为大家介绍的手术后腿部血栓应该怎么办的介绍分析。因为做完手术之后需要绝对的休息,所以患者可能会导致腿部的血液流通不畅,因此形成血栓长时间的话血液不通畅,那么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会有很大的影响。

相关推荐

03:51
缓解血栓的方法
血栓的最快消除方法一、可以使用一些溶栓的药,比如说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二、还可以使用滤过网防止血栓的脱落,通过手术可以将血栓取出。三、血栓的患者在平时也应该注意饮食,血管垃圾就不会沉积太多,坚持锻炼,平时时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的三个,是可以快速清除血栓的方法,因为不同的患者血栓的情况也不同,所以选择的治疗方法也各异,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随时调整一下治疗方案。除了以上的三个方法之外,平时也可以进行一些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只有综合治疗才能将血栓彻底的清除掉。清理血栓最强食物清理脑血栓最强的食物,一般是蔬菜。想清除脑血栓,应该多吃大蒜。大蒜富含硒、铁、钙、维生素C、维生素E和蛋白质,能增强人体免疫能力,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还能抗癌、调节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清除血栓也可以多吃西兰花。西兰花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还含有大量的类黄酮,可以预防感染、清除血管、防止血小板聚集,从而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还可以降低血液的粘度、降低血压、提神醒脑、预防和缓解压力。多吃蔬菜可以帮助缓解清理血栓。化血栓的最强中药血栓属于中医所说的"瘀血""结块",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都有防治血栓的作用,其中以破血散结的中药作用最强,如水蛭、虻虫、三棱、莪术等。其次是桃仁、红花、丹参、川芎、赤芍等。这些药物都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血栓形成性疾病。预防血栓的口服常用药预防血栓的形成,常见的有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还有一些中成药。抗血小板的药物包括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者其它的一些新型的抗血小板的口服药,像替格瑞洛这些。抗凝的药物有传统的口服抗凝剂华法林,还有新型的口服抗凝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还有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成药。血液粘稠喻为引发疾病的一个定时炸弹,血液过于黏稠,血流速度必然减慢,严重时可影响人体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引发心脏病和中风,甚至会威胁生命。所以大家平时要注重饮食清淡,多吃一些通血管的食物,远离心脑血管疾病。
舌下取栓利弊是什么
形成血栓后,血栓从心脏跑到脑子里,堵塞了脑的动脉,形成脑栓塞,形成脑梗死,临床上通过刺激舌下的两个穴位,即当把舌头翘起来的时候,发现有两根静脉,通过三棱针点刺两根舌下的金津玉液,点刺这两个穴位放血,可以改善脑血栓,患者出现说话言语不清、发音障碍等症状会有所改善。舌下取栓确实能够改善一些患者的言语功能,舌头的运动会更加灵活,但如果患者的身体抵抗力比较低,免疫功能比较差,也可能出现一些局部的感染,因此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2:25

2021-09-29

73957次收听

03:32
怎么清理血管里的垃圾
其实不是怎么能把血管里的垃圾清理下去,而是如何积极的通过生活、起居、饮食,让这种斑块发生的越慢越好,发生的越低越好,这是要做的。因此想要清理血管垃圾的人,平时要注意饮食,比方注意要低脂、低盐、不要抽烟喝酒、平时要控制体重、要积极的进行身体锻炼、不要光吃肉类的还要增加一些蔬菜、水果等。对于已经有了这种严重的动脉闭塞,或者血管内血栓的已经太难了,一定要通过医生的帮助取栓,介入治疗。但是疾病已经很严重,再做准备和手术的介入可能使生命延长,但是想让它回归就不太容易。
03:03
舌下取栓利弊
形成血栓后,血栓从心脏跑到脑子里,堵塞了脑的动脉,形成脑栓塞,形成脑梗死,临床上通过刺激舌下的两个穴位,即当把舌头翘起来的时候,发现有两根静脉,通过三棱针点刺两根舌下的金津玉液,点刺这两个穴位放血,可以改善脑血栓,患者出现说话言语不清、发音障碍等症状会有所改善。舌下取栓确实能够改善一些患者的言语功能,舌头的运动会更加灵活,但如果患者的身体抵抗力比较低,免疫功能比较差,也可能出现一些局部的感染,因此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输液血管变硬能恢复
这种情况是可以的,如果是药物引起的血管变硬,是可以慢慢恢复的,这种现象就是输液导致的一种正常的反应,但患者血管变硬的时候,大约需要一周左右,这种血管弹性才可以慢慢的恢复,因为有些药物对血管还是有一定影响的,特别是在输液的部位。这种血管是可以变硬的,但是这种情况是可以慢慢恢复的。但是如果患者既往有这种冠心病或者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里有斑块形成这种现象,血管变硬之后是很难恢复的。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是每个人的变化也会不一样的,而且在这期间最主要的就是监测血压的变化。
语音时长 01:05

2021-06-07

69992次收听

什么能够改变血管狭窄
当患者出现血管狭窄的时候,最主要的办法就是扩张血管、改善循环,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的预防血管狭窄,一旦患者出现血管狭窄,就容易出现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者是脑动脉供血不足,容易出现头晕、乏力这些典型的临床表现。在这期间还应该注意健康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饮食上应该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定期的到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复查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最主要的就是积极的预防冠心病、糖尿病还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一旦出现脑血管狭窄,都是需要积极处理或治疗的,在这期间他应该定期的到医院复查。
语音时长 01:01

2021-06-07

80419次收听

什么是血管重度狭窄
当患者出现心慌或者是出现一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的时候,通过结合辅助检查,特别是老动脉血管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可以明显的看到血流缓慢的时候,就可以诊断为这种血管重度狭窄,而且影响了血刃。这种情况就可,所以说明血管是重度狭窄的,最主要的就是要积极的处理,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进行介入治疗。一定要预防这种血管重度狭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特别是容易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像急性的脑梗塞,还有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
语音时长 01:01

2021-06-07

68344次收听

老人血管堵塞怎样治疗
如果老人血管出现堵塞的情况,最主要的治疗就是疏通血管,可以及时进行溶栓,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取栓这种手术都是属于一种介入手术,这样才能起到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当患者出现静脉栓塞的时候,容易引起这种脑动脉供血不足的现象,容易出现脑梗死。如果心脏血管出现堵塞,可以导致患者出现心肌梗死,这些都是非常严重的。首先应该及时到医院明确病变部位,如果是血管堵塞,最主要的就是口服药物治疗,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介入治疗,这些治疗方法都可以有效的缓解症状。在这期间还应该注意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
语音时长 01:06

2021-06-07

86283次收听

肺血栓多长时间能治好
肺血栓治疗起码需要三个月到半年左右,但是如果没有办法找到威胁肺血栓的因素,治疗的难度可能会增加。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使用低分子肝素或直接选择肝素药物治疗,不过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方法不正确容易会造成大出血。
怀疑血栓做什么检查
​怀疑患有血栓也无需过于紧张,医学的发达早已出现各类检查方式,可通过血常规、白细胞分类、检查淋巴结以及骨髓检查,只要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去检查,在知晓病情后,及时接受针对性治疗,可缓解病情。
舌下取血栓靠谱吗
舌下取血栓总体来说比较靠谱。这种方法也叫做针刺放血疗法,可以清除血液当中的毒素和垃圾,对于预防各种脑部疾病有帮助。虽然说并不能从根本上清除血液垃圾,但并不会对其他的器官产生危害。
颈内动脉血栓形成的表现
颈内动脉血栓形成时期症状表现较为突出,病症较轻的患者会出现头晕目眩、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嗜睡等大脑缺血性症状,病症严重时患者还会出现脑梗死。也有部分患者皮肤颜色会发生改变,呈小岛状紫斑或者是肩部、颈部麻木等运动障碍。
如何才能知道体内有没有血栓
想要知道体内有没有血栓,可以通过症状和检查判断。比如出现了睡觉时流口水、头晕目眩、肢体麻木、胸闷胸痛等症状时,就要高度重视,可能是体内有血栓了;此时可通过血常规检查、血管造影、超声检查、CT检查等做出明确的判断。